專欄 | 縱橫大歷史:《回顧文革》第三十二講 “偉大領袖”能活多久:從江澤民的死談起

2022.11.30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WhatsApp
專欄 | 縱橫大歷史:《回顧文革》第三十二講 “偉大領袖”能活多久:從江澤民的死談起 文革時期的宣傳海報。
網xji4截圖

一、“續一秒”:關於江澤民壽命的戲謔

大家好,歡迎大家收聽《縱橫大歷史》,我是主持人孫誠。今天,我們將繼續進行文革歷史系列節目。

在上一講中,我們談到了大躍進的結束、七千人大會以及林彪對毛澤東的馬屁問題。本來,這一講我打算按照時間順序,開始講七千人大會之後發生的事。但是,就在剛剛,中國發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江澤民死了。按照“蛤絲”常用的一句話來說,就是“搞了個大新聞”。

中共在1949年後的第三代領導人江澤民,一直以來在網絡亞文化中有一種“網紅”色彩。由於江澤民在生前喜歡戴上樣子誇張的黑框眼鏡,長得像極了蛤蟆,因此被不少中國網民叫做“蛤”。至於對江澤民的一些經典語錄進行模仿的行爲,則被中國網民叫做“膜蛤”。而熱衷於進行這一類行爲的人們,則是被叫做“蛤絲”。最爲“蛤絲”們所津津樂道的一段“蛤語錄”,無疑就是那段著名的“江澤民怒斥香港記者”。在20007月的時候,香港有線電視記者張寶華曾經詢問江澤民是否“欽點”了董建華連任香港特首,江澤民則回答說:“我告訴你們我是身經百戰了,見得多啦!欸,西方的哪一個國家我沒去過?你們要知道,美國的華萊士,那比你們不知道高到哪裏去啦!唉,我跟他談笑風生!所以說媒體啊,還是要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懂我的意思——識得唔識得啊?”(按:“識得唔識得啊”即粵語“知道不知道啊”的意思。)

“蛤絲”們在“膜蛤”的過程中,實際上製造了不少被稱爲“梗”的元素,一個非常著名的“梗”就是“續一秒”。這是因爲,在江澤民真的死去之前,曾經發生過媒體誤報江澤民死亡的事件。而在這之後,江澤民又出席了公開活動。這種江澤民“死而復生”的現象,讓一些網友開始用“續一秒”來諷刺江澤民的長壽。

實際上,活了96歲的江澤民,在今天佔盡最好的醫療資源、動輒活過百歲的老幹部當中,在壽命層面只能說是“正常發揮”。與毛時代相比,今天的醫療技術更爲先進,因此中共幹部的壽命也就變得更長了。相比之下,毛澤東儘管也享有極好的醫療資源,但他只活了83歲。

 

網友製作的“膜蛤”主題作品。(來自油管頻道“新蛤社"截圖)
網友製作的“膜蛤”主題作品。(來自油管頻道“新蛤社"截圖)
 

 

二、毛澤東不但能活到150歲,還能活到10000歲?

不過,儘管毛澤東活了83歲,在文革時代卻存在着大量對毛澤東長壽的吹捧,其誇張和肉麻的程度與“蛤絲”們“續一秒”的戲謔相比,可以說是遠遠超越的。那個時候,一句最爲常見的口號就是“毛主席萬歲”。這句口號人們不但會喊,而且還有一首名叫《萬歲毛主席》的歌,這首歌是這麼唱的:

 

金色的太陽昇起在東方,光芒萬丈

東風萬里鮮花開放,紅旗像大海洋

偉大的導師英明的領袖,敬愛的毛主席

革命人民心中的太陽,心中的紅太陽

萬歲毛主席,萬歲毛主席

萬歲萬歲萬歲萬歲萬萬歲,萬歲萬歲毛主席!

 

可見,那時候對毛澤東的吹捧實際上已經超過了對古代皇帝的頌詞。古代的皇帝尚且只是“萬歲萬歲萬萬歲”,這首歌裏的毛澤東則是“萬歲萬歲萬歲萬歲萬萬歲,萬歲萬歲”,着實是誇張得令人髮指。

已故歷史學者高華在他的名著《紅太陽是怎樣升起的:延安整風的來龍去脈》的後記中,還談過這樣一件在今天的人看來匪夷所思的事情:

“在文化大革命的狂風暴雨中,希望之光是黯淡和飄忽的。1967年初,我在家附近的長江路南北貨商店牆上看到一張‘特大喜訊’的大字報,上面赫然寫着葉劍英元帥最近的一次講話,他說,我們偉大領袖身體非常健康,醫生說,毛主席可以活到150歲。看到這張大字報,我頭腦轟地一響,雖然有所懷疑,但當時的直覺是,這一下,我這一輩子都註定要生活在毛澤東的時代了。我馬上去找我的好友賀軍—他目前住在美國的波士頓,告訴他這個消息,我們一致認爲,毛主席不可能活到150歲,因爲這違反科學常識。”

高華在文章中表示,從那時候起,他就在心中悄悄地對毛澤東有了疑問。事實上,儘管毛澤東作爲最高領袖統治中國的時間,只有1949—1976年這二十多年,但在當時飽經迫害的人看來,這樣一段日子卻長得彷彿沒有盡頭。多年前著名的網絡寫手“雅科夫”曾寫過1970年代他母親的遭遇:

“爲了掙點錢貼補家用,母親出去做臨時工,給一個化工廠當搬運苦力。她是苦力羣體中唯一的女性。50斤重的麻袋,搬到幾十米高的原料山上,一次一分錢。當時母親身高165,體重75斤。山西冬天特別冷,可21歲的母親只能穿一件單衫幹活。上山時大汗淋漓,下山時冷風一吹,不住的咳嗽,因此,她落下了咳嗽的病根,直到今天。後來母親回憶說,當時她揹着是她體重2/3的麻袋向山上爬時,她聽到遠處廣播裏傳來《東方紅》時,她心想,他老人家爲什麼還不死?從一出生就是毛澤東、毛主席,還要折磨她到何時?難道等她死了,他老人家也不死?他老人家真的要活一萬年?”(雅科夫:《一個普通中國人的家族史(1850—2000)》)

有史可查的最早的“毛主席萬歲”口號,實際上開始於1943年。這一年,進行了延安整風的毛澤東開始登上中共黨內的霸主地位。在這年11月中共陝甘寧邊區政府召開的邊區勞動英雄大會上,前往延安參會的中共所謂“勞動英雄”們向毛澤東獻上了各種各樣的阿諛奉承。其中,有45個人的獻辭中,出現了“毛主席萬歲”這樣的口號。接着,在1943121日的《解放日報》上,便刊登了這個口號,算是對它進行了官方的認可。

在這之後,1945年的中共七大上,朱德和周恩來在發言中喊出了“中國共產黨萬歲!毛澤東同志萬歲!”的口號。此後,對毛澤東喊“萬歲”就變得常態化了。無論是毛澤東視察時民衆喊的口號,還是各種會議上代表們獻上的諛詞,“毛主席萬歲”都成了一個像口頭禪一樣的東西。在1949101日中共的開國大典結束的時刻,當遊行隊伍走出會場時,呼喊的口號也包括了“毛主席萬歲”。

事實上,不光是別人喊“毛主席萬歲”,毛澤東自己也是批閱對自己喊“萬歲”的文件的。1950年,劉少奇曾批閱過一份由胡喬木草擬的文件,名爲《慶祝五一勞動節口號》。在這份文件中,胡喬木擬定的口號包括了“毛主席萬歲”。這份文件經過了劉少奇修改,其中的“毛主席萬歲”變成了“偉大的中國人民領袖毛澤東同志萬歲!”最後,這份文件被送到了毛澤東的手上,而這句歌頌毛澤東萬歲的口號也得到了毛澤東的認可。最後,又經過中共中央政治局的討論,這份文件被髮了下去,經過劉少奇修改、毛澤東批閱的這句口號也成了這一年中共五一節的官方口號。

(以上內容,參見中國刊物《黨的文獻》2010年第5期)

除了“萬歲萬萬歲”這樣的諛詞之外,“萬壽無疆”也是文革當中被用於歌頌毛澤東的常用詞彙。在那個時代,有這樣一段冗長的口號:

“讓我們懷着無比熱愛,無比崇拜,無比敬仰,無比忠誠的心情共同敬祝我們的偉大導師、偉大領袖、偉大統帥、偉大舵手,我們心中最紅最紅的紅太陽毛主席萬壽無疆!萬壽無疆!萬壽無疆!萬壽無疆!”

 

三、永遠健康、比較健康:跟着毛澤東雞犬升天的人們

有意思的是,不光毛澤東自己“萬壽無疆”,緊密追隨他的林彪也隨着毛澤東雞犬升天,得到了這樣一段諛詞的奉承:

“敬祝毛主席的親密戰友可靠接班人,我們最最敬愛的林副主席身體健康!永遠健康!永遠健康!永遠健康!”

除了“永遠健康”之外,林彪本人的預期壽命也隨着毛澤東水漲船高。我在前面曾經講過,在1967年時,曾經有毛澤東能活到150歲的說法。事實上,這個出自葉劍英的說法還有另一半內容,說的是“林副主席可以活到120歲”。

除了毛林分別“萬壽無疆”、“永遠健康”,能夠活到150歲和120歲之外,在級別上比他們低一些的人也在長壽和健康問題上有響應的稱呼。文革時期曾權傾貴州的革委會主任李再含,就曾得到過這樣一段歌頌:

“敬祝貴州的小月亮李再含同志身體比較健康,比較健康!”

既然毛澤東是紅太陽,李再含區區一個省級官員自然不能造次,只能位居反射太陽光芒的月亮位置。而在健康程度上,由於毛澤東最親密的戰友已經佔領了“永遠健康”,身爲更次一級跟班的李再含就只能是等而下之,變成“比較健康”了。不過,這個稱呼說實話真的是非常尷尬,因爲“比較健康”這樣的說法,似乎並不是真的很“健康”,聽上去像是在形容一種亞健康狀態。也真不知道這到底是在誇李再含,還是在罵李再含。

不過,毛澤東當然不可能活一萬年,而是活了83年就死了,離一萬歲還差了9917歲。林彪當然也不可能永遠健康,也沒有活到120歲,而是63歲就死在了蒙古國上空,剛剛超過了120歲的一半。李再含則更短命,56歲就死了,倒是符合“比較健康”這個說法。

總的來說,如果說“蛤絲”們關於江澤民的壽命“續一秒”的說法是來自一種戲謔性的政治諷刺的話,那麼文革時關於毛澤東、林彪、李再含這些人的“萬壽無疆”、“永遠健康”、“比較健康”以及能活到150歲、120歲的說法,則是一種赤裸裸的政治宣傳。由於這些政治宣傳聽上去過於荒謬、過於反智,因此簡直有讓人有一種聽見了諷刺性言論的感受。然而,只要我們看一看今天中國官方推出的“新冠病毒起源自美國”這一類反智的說法,而且這一說法還被相當數量的小粉紅所相信,就能明白那個反智、荒誕的年代絕對沒有離我們遠去,而是一直圍繞在我們身邊。從今天中國當局推行的種種令人匪夷所思的清零政策還有不少擁護者來看,反智的年代一直沒有離開我們。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當極權主義者的反智宣傳荒誕透頂,並配合着種種使人難以生活下去的暴政的時候,便總會有人開始覺醒。高華在1967年時看到了毛澤東會活到150歲的消息,並沒有因此相信這種荒誕的說法,而是走上了覺醒的道路。“雅科夫”的母親在困苦中聽到《東方紅》這首歌的時候,也並沒有希望毛澤東能夠“萬歲”。今天以包括“白紙運動”在內的種種形式展開此起彼伏的反抗的人們,更是不再會相信官方爲了反智封控而炮製的種種匪夷所思的說法。極權主義者們所做的,往往都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這一點,在文革時代是這樣,在今天也是這樣。

感謝大家,這周就到這裏。我們下週再見。

撰稿、主持、製作:孫誠

添加評論

您可以通過填寫以下表單發表評論,使用純文本格式。 評論將被審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