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 縱橫大歷史:第五十七講 “第一張馬列主義大字報”
一、文革前夜的北大風雲
大家好,歡迎大家收聽《縱橫大歷史》,我是主持人孫誠。今天,我們將繼續進行文革歷史系列節目。
在上一講當中,我們談到了北京清華附中紅衛兵組織的成立過程。從1966年5月29日到6月2日,短短几天之內,清華附中紅衛兵就從十幾個人召開祕密會議,發展到了上百人聯署大字報的地步。而在這個節骨眼上,中國官方喉舌《人民日報》又全文刊登了一份出現在北京大學的大字報,極大地加速了局勢的演化。這份大字報的名字,在文革當中被毛澤東叫做“第一張馬列主義大字報”。 它的正式名稱,叫做《宋碩、陸平、彭珮雲在文化革命中究竟幹些什麼?》
光看這份大字報的正式名稱,會有些令人費解,在這裏需要首先解釋一下它提到的三個人都是誰。在文革爆發的時候,宋碩是北京市委大學部副部長、陸平是北京大學校長兼黨委書記、彭珮雲是北京大學黨委副書記。可以說,他們是與北京大學直接相關的三位有領導地位的幹部。這份大字報的作者,則是北京大學哲學系黨總支書記聶元梓、副書記趙正義、教師宋一秀、夏劍豸、楊克明、高雲鵬、李醒塵等一共七個人。要明白宋碩、陸平、彭珮雲這三個人爲什麼會被點名,還需要從北大的“社會主義教育運動”,也就是四清運動談起。早在1964年11月的時候,由210人組成的社教工作隊進駐了北京大學。在這之後,工作隊甩開了北大校黨委,並依靠包括聶元梓在內的一批左派人士對校黨委展開了攻擊,陸平和彭珮雲兩人都遭到了猛烈的衝擊,陸平和彭珮雲則與工作隊展開了僵持不下的對抗。最終,在鄧小平、彭真、陸定一等人的支持下,北大校黨委被保了下來,響應工作隊的聶元梓則遭到了批判。1965年7月,北大的兩百多位領導在北京國際飯店召開會議,會上對聶元梓進行了批判。在這之後,聶元梓本人還遭到了校黨委的進一步打擊,被下放到北京郊區的懷柔參加四清運動。因此,在文革前夜,聶元梓等北大校內左派與校黨委形成了尖銳對立的局面。
事實上,儘管聶元梓自稱由她領銜的七人貼出的大字報,完全是自發產生的,在貼出之前除了他們七人之外沒人知道具體內容。但是,她明顯沒有說出全部的事情。這份大字報的後臺授意者,是當時中共中央的鐵桿毛派康生的妻子曹軼歐。1966年3、4月間,在四清運動仍然沒有正式結束的時候,曹軼歐帶着工作組來到北大進行蹲點。在北大期間,曹軼歐找到了不少人談話,也聯繫上了聶元梓,表示“不要到下面搞“四清”去,北大的問題還應該繼續解決”,“你在國際飯店被鬥了一通,也就不了了之了?”在這之後,隨着《五一六通知》的推出,文革正式發動。聽了《五一六通知》的聶元梓又一次與曹軼歐見了面,表示她想給北大校長兼黨委書記陸平寫一張公開張貼在校園裏的大字報。曹軼歐表示:“《五一六通知》是文化大革命的綱領性文件,就是要發動羣衆,大字報可以寫。”這樣,在曹軼歐的許可之下,聶元梓等七人就在1966年5月25日正式貼出了他們的大字報《宋碩、陸平、彭珮雲在文化革命中究竟幹些什麼?》。
二、聶元梓的大字報說了什麼?
那麼,這份大字報裏面都說了些什麼呢?
這份大字報的開頭,就是一副殺氣騰騰的毛式語言,說道:
“現在全國人民正以對黨對毛主席無限熱愛、對反黨反社會主義黑幫無限憤怒的高昂革命精神掀起轟轟烈烈的文化大革命,爲徹底打垮反動黑幫的進攻,保衛黨中央,保衛毛主席而鬥爭,可是北大按兵不動,冷冷清清,死氣沉沉,廣大師生的強烈革命要求被壓制下來,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原因在哪裏?這裏有鬼。請看最近的事實吧!”
在接下來的內容中,這份大字報對北大領導進行了可以說是語氣歇斯底里的聲討。比如,它首先引用北大校領導講過的話,包括“羣衆起來了,要引導到正確的道路上去”,“引導運動向正確的方向發展”,“要積極領導才能引向正常的發展”。隨後,再對這些話進行批判,說道:
“什麼是‘正確的道路’?什麼是‘正確的方向’?什麼是‘正常的發展’?你們把偉大的政治上的階級鬥爭‘引導’到‘純理論’‘純學術’的圈套裏去。不久前,你們不是親自‘指導’法律系同志查了一千五百卷書,一千四百萬字的資料來研究一個海瑞“平冤獄”的問題,並大肆推廣是什麼‘方向正確,方法對頭’,要大家學習‘好經驗’嗎?”
可見,聶元梓等人對北大校方將批判吳晗《海瑞罷官》一事降溫成學術爭論感到非常的不滿。在大字報中,他們接下來這樣說道:
“黨中央毛主席早已給我們指出的文化革命的正確道路、正確方向,你們閉口不談,另搞一套所謂‘正確的道路’,‘正確的方向’,你們想把革命的羣衆運動納入你們的修正主義軌道,老實告訴你們,這是妄想!”
聶元梓等人的大字報中,還引用了不少北大領導人的其他言論。在這裏我們再舉一個例子。大字報中首先談到了北大領導人的幾句話,包括“從理論上駁倒他們,絕不是開大會能解決的”,“北大不宜貼大字報”,“要引導開小組會,寫小字報”等。接下來,大字報又對這幾句話展開批判,表示:
你們爲什麼這樣害怕大字報?害怕開聲討大會?反擊向黨向社會主義向毛澤東思想猖狂進攻的黑幫,這是一場你死我活的階級鬥爭,革命人民必須充分發動起來,轟轟烈烈、義憤聲討,開大會,出大字報就是最好的一種羣衆戰鬥形式。你們‘引導’羣衆不開大會,不出大字報,製造種種清規戒律,這不是壓制羣衆革命,不準羣衆革命,反對羣衆革命嗎?我們絕對不答應!”
總之,這份大字報的寫作模式就是如上所述的,不斷對北大領導的話用毛式政治語言進行猛烈的抨擊。大字報的最後部分這樣說道:
“一切革命的知識分子,是戰鬥的時候了!讓我們團結起來,高舉毛澤東思想的偉大紅旗,團結在黨中央和毛主席的周圍,打破修正主義的種種控制和一切陰謀詭計,堅決、徹底、乾淨、全部地消滅一切牛鬼蛇神、一切赫魯曉夫式的反革命的修正主義分子,把社會主義革命進行到底。
“保衛黨中央!
“保衛毛澤東思想!
“保衛無產階級專政!”
這份殺氣騰騰的大字報,被貼在了北大飯廳的山牆上,很快就在校園裏引起了騷動。北大校黨委很快就召集會議,組織人手和寫大字報的人展開辯論,並貼出了大批大字報對這份大字報進行反擊。
三、官媒轉載聶元梓大字報
就在北大的兩派鬥得不可開交的時候,康生把這份大字報交給了毛澤東閱覽。毛澤東則隨後出手,在6月1日這一天給這份大字報寫下了交給了當時中共中央的鐵桿毛派康生、陳伯達的批語,表示:“康生、伯達同志:此文可以由新華社全文廣播,在全國各報刊發表,十分必要。北京大學這個反動堡壘,從此可以開始打破。請酌辦。”此外,毛澤東還給康生打了電話,說“聶元梓的大字報是二十世紀北京公社宣言,比巴黎公社意義更重大。”
在6月1日當天晚上,中國中央廣播電臺全文播送了聶元梓的大字報。到了第二天,也就是清華附中出現上百人聯署的大字報的那天,中國官方喉舌《人民日報》以《北京大學七同志一張大字報揭穿一個大陰謀》作爲標題,全文轉載了聶元梓的大字報,並同時發表了評論員文章,題目是《歡呼北大的一張大字報》。這篇文章說:
“北京大學的無產階級革命派,一定能夠更高地舉起毛澤東思想的偉大紅旗,一定能夠更加有力地團結羣衆進行戰鬥。一時還看不清楚的人們,一定會迅速地提高自己的覺悟,參加到戰鬥的行列中來。北京大學廣大師生的反對資產階級代表人物的革命鬥爭,一定能夠勝利。一個欣欣向榮的真正的社會主義的新北大,一定會很快地出現在人民的首都。”
除此之外,這篇評論員文章還特別提到了一個概念,叫做“三家村”。文章的開頭有這樣一句話:
“聶元梓等同志的大字報,揭穿了“三家村”黑幫分子的一個大陰謀!”
關於這篇文章中所說的“三家村”究竟指的是什麼,今天的這一講由於時間關係,我們先不進行詳細解釋。今天在這裏只需要指出,事實上在《人民日報》轉載聶元梓的大字報、發表相關評論員文章的前一天,也就是1966年6月1日,《人民日報》也發表了一篇調門極高的文章,名叫《橫掃一切牛鬼蛇神》。這篇文章的那種毛式大批判的語調,可以說還要誇張和激烈,可以被看作是毛澤東和毛派們發出的某種正式宣戰書。而就是在這份宣戰書力,也又一次提到了“三家村”。
因此,在下一講當中,我們就要再一次把鏡頭移走,從北大移到一個更大的背景當中去,談一談“三家村”是怎麼一回事,爲什麼針對“三家村”的批判成爲了文革初期政治運動的重要議題。事實上,由於文革歷史的線索異常紛繁複雜,我在敘述歷史時將會時常採用這種不斷轉換地點、背景的方式,儘可能地將這場運動的許許多多個側面展現出來,並通過這種方式將各種線索一一整理出來,點出它們互相之間的關係,從而一步步拼出完整的歷史拼圖。
那麼這周就講到這裏了。感謝大家,我們下個星期再見。
撰稿、主持、製作:孫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