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道存檔
2022-12-28
在七千人大會之後,毛澤東實際上並沒有真正“退居二線”。很快,在1962年初—9月之間,毛澤東連連出擊,對所謂的“黑暗風”、“單幹風”和“翻案風”展開了攻擊。狂暴的文革思想體系,也在這時開始顯露出猙獰的身影。
2022-11-30
就在幾小時前,中國當局公佈了江澤民的死訊。而“續一秒”這個詞彙,是很多“膜蛤”愛好者經常使用的,用於就江澤民的壽命問題進行戲謔性的諷刺。事實上,領導人的壽命問題,在文革時更是一種嚴肅的政治宣傳。在那個時代,官方曾經宣稱毛澤東能活到150歲。
2022-11-23
隨着大躍進的難以爲繼,中共在1962年召開了七千人大會,在這次大會上發生了劉少奇對毛澤東的挑戰。也是在這次會議上,林彪作爲一顆“馬屁界”的“新星”躥升起來,顯露出了毛林同盟的態勢。
2022-11-23
大家好,歡迎大家收聽《縱橫大歷史》,我是主持人孫誠。今天,我們將繼續進行文革歷史系列節目。
2022-11-09
在高崗事件中,毛澤東與劉少奇、周恩來進行了中共建政之後的第一輪交手。這場交手,以毛澤東的失敗告終。在這之後,中共完成了社會主義改造、進行了反右運動,毛澤東則在狂想當中即將發起一場空前血腥殘酷的大躍進。
2022-11-02
如果用一個最爲簡化的模型區敘述文革歷史的話,我們可以把文革講成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鄧小平、林彪這五個人的權力鬥爭。儘管這種模型更爲簡化,但確實體現了文革歷史的某種主線。因此,從這五個人的早期履歷入手,是我們按照時間順序敘述文革歷史的一種有效方法。
2022-10-26
在習近平連任之際,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的“排名學”成爲了許多人關注的對象。事實上,這種“排名學”在文革時也是一門“顯學”。而通過對比兩個時代的“排名學”,我們還能夠發現更多信息。
2022-10-19
近日,英國曼徹斯特發生的中國領事館人員襲擊抗議港人事件震驚了全世界。然而,這樣的事情實際上不是沒有先例的。在文革時代,中國就曾有過一段四面出擊的戰狼外交歲月。
2022-10-12
在一片歇斯底里的“毛主席萬歲”口號聲中,文革時代的社會實際上依然存在着政治理念與行爲大相徑庭的各種團體和人物。這些人的差異,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了文革當中的尖銳社會衝突。
2022-10-05
已故的知名經濟學家楊小凱在文革時期,曾因爲一篇文章蒙受了十年的牢獄之災。那時身爲少年的他,在牢獄之中見識到了社會的衆生相,也爲今天的人們留下了一把觀察那個時代的社會的鑰匙。
2022-09-28
在文革的“異端”思潮中,存在着一種激進的民間共產主義思潮。將這種思潮貼上“反抗”的標籤,並不是一種貼切的行爲。事實上,文革的“異端”思想有多個種類,需要我們加以辨析。
2022-09-21
在所謂“十年文革”期間,儘管看上去社會上似乎只有一種整齊劃一的聲音,但實際上在民間卻湧動着各種各樣的“異端”思潮。在極權主義的陰霾之下,一直有人在嘗試着發出自己的聲音。
2022-09-14
文革作爲一個非常複雜的歷史事件,並不是僅有毛派與幹部們的鬥爭。事實上,還存在着由大量民衆抗暴事件面對着種種非人的殘酷和迫在眉睫的生命威脅,許多人並沒有放棄抵抗,而是在用各種各樣的方式進行着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