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 縱橫大歷史:香港的故事第三十三講 時代革命·八
一、反送中,一場國際化運動
隨着中國當局在2020年6月30日推出香港“國安法”,以及香港民衆的大規模街頭抗爭在2020年秋天被鎮壓下去,香港本土的抗爭運動轉入了低潮。然而,在香港之外,大規模的抗爭和聲援行動仍在持續進行着。儘管根據“國安法”的規定,任何人無論是否身在香港、無論是否是香港居民,都有可能觸犯“國安法”中規定的所謂的“罪行”,但全世界的香港人與熱愛自由的人們依然持續進行着抗爭行動。事實上,自從反送中運動爆發以來,這場運動就絕不僅僅是侷限於香港一地。從一開始,反送中就是一場國際運動。
作爲發生在一座高度國際化的城市的社會運動,反送中抗爭從一開始就處在了世界各國媒體的鏡頭之下,全世界的民衆也迅速得知了在香港發生的事情。另一方面,香港人社區本就遍佈世界各地。因此在世界各地,聲援香港本地抗爭的行動是與香港本地的抗爭同一時間爆發的。
在2019年6月9日,也就是反送中運動大規模爆發、103萬香港人走上街頭的那一天,全球就有十二個國家二十九座城市的港人和各國人士羣起集會響應。到6月12日香港民衆包圍立法會的那天,港人的全球行動已經遍及位於美國、英國、澳大利亞、新西蘭、波蘭、愛爾蘭、墨西哥、臺灣的四十多座城市。在臺北,參加集會的人數超過了一萬。6月28—29日,二十國峯會在日本大阪舉行。在二十國峯會的會場外,也出現了聲援香港抗爭的各國民衆。進入7月以後,海外的抗爭變得更加深入,香港本地的連儂牆開始出現在世界各地,也出現了一部分支持中港當局的人們對集會聲援香港的人們進行挑釁。到9月28日和29日,一場超大規模的全球行動開始了。在全球二十多個國家的六十多座城市,世界各國的人們展開了名爲“反赤納粹大遊行”的活動。在美國、英國、加拿大、德國、荷蘭、澳大利亞、新西蘭、瑞典、瑞士、馬來西亞、臺灣的許多城市,大批的人們穿上黑色服裝、戴上黃色頭盔、舉起“光時旗”、呼喊着“光復香港,時代革命”口號走上街頭,進行了聲勢浩大的聲援香港集會。在這之後,全球各地聲援香港的各種集會遊行一直在持續進行,直到今天也沒有停止。
在香港本地,也有不少支持反送中運動的外籍人士參與了反送中抗爭,甚至曾有人爲之獻出了自己的生命。2020年1月25日,67歲的英國籍男子羅伯特和他的梁姓妻子在九龍尖沙咀的一處酒店墜樓逝世。在留下的遺書中,他們表達了對香港抗爭的支持,以生命表示了他們對香港當局的抗議。
二、國際支持與香港人的海外遊說活動
在2019年9月後,隨着當局暴力的日趨殘酷,港人也展開了更有成效的國際遊說活動。9月17日這天,黃之鋒、羅冠聰、張崑陽、何韻詩四人來到美國國會參加聽證會。在聽證會上,何韻詩表示香港已成爲警察城市,已有上千人被逮捕,並指出美國和香港分享着相同的價值觀,也就是民主與自由。黃之鋒則說,香港發生的事,顯示北京無法理解也無法管制一個自由社會,並表示香港的情形已經接近“一國一制”。接下來,美國政府很快就做出了反應。10月15日,美國衆議院議長南希·佩洛西在國會發言,表示香港的年輕人爲自由和民主吶喊“令人感嘆”。同一天,美國衆議院一致通過了《香港民主與人權法》。接下來,在11月19日,美國參議院也一致通過了《香港民主與人權法》。這樣,時任美國總統的特朗普就在11月27日簽署了這部法案,使這一要求美國政府制裁侵犯香港人權的中港官員的法案正式生效。除此之外,也有美國國會議員親自前往香港,並對香港民衆的抗爭表達支持。在10月12日和13日,美國參議員泰德·克魯茲及衆議員喬什·霍利到訪香港,對香港民衆的抗爭表示了支持。
香港人的一大海外遊說重點,是希望美國改變《美港關係法》。《美港關係法》是美國國會在1992年通過的法案。這部法案制定的初衷,是由於1997年香港主權被移交後將成爲中國的一個“特別行政區”,美國需要重新釐定對香港的關係。根據這部法案,在中國根據《中英聯合聲明》承認香港的“高度自治”的情況下,美國會給予香港特殊待遇,承認香港獨立關稅區,並將在一國兩制的框架下保障香港的生活方式以及美資在香港的運營。但是,隨着中港當局在鎮壓反送中運動的過程中展現出來的野蠻與殘酷,原有的《美港關係法》顯然已經不適用於香港了。2020年5月,隨着中國人大通過要求香港當局儘快通過所謂的“維護國家安全立法”,香港“國安法”已經呼之欲出。時任美國國務卿的蓬佩奧遂在5月27日聲明,表示由於香港不再享有“高度自治”,因此這就意味着香港不再會享有美國的特殊待遇。在香港“國安法”通過後,時任美國總統的特朗普便在2020年7月4日簽署行政命令,表示此後會將香港的貿易稅率、簽證安排、出口許可豁免與中國同等。接着,美國又在7月14日通過《香港自治法》,美國財政部則在8月7日對包括香港特首林鄭月娥、警務處處長鄧炳強、中國港澳辦正副主任夏寶龍、張曉明、香港國安公署署長鄭雁雄、中聯辦主任駱惠寧在內的11名中港官員進行了制裁。
在美國之外,英國是另一個對香港人提供了大量幫助的國家。在香港,有相當一部分居民持有英文縮寫爲BNO的英國國民(海外)護照。在香港“國安法”通過後的2020年7月1日,英國政府宣佈由於香港“國安法”已經嚴重違反了《中英聯合聲明》,因此從2021年1月起,持有BNO的香港人及他們的家屬將可以在英國合法居住、工作與學習,並可以在居住滿五年後申請英國綠卡,再過一年則可以登記成爲英國公民。英國政府的這一政策,爲許多香港流亡者提供了一條穩定的通道。
三、遠未終結的反送中抗爭
除此之外,反送中抗爭的影響也輻射到了澳門。在2019年6月,就曾有澳門人乘船前往香港參加反送中集會。同年8月19日,有部分民衆在澳門議事亭前的噴水池舉行聲援香港、譴責香港警方暴力的集會,並遭到澳門警方鎮壓,有7人被帶走。
香港的抗爭也輻射到了深圳河以北。在廣東廣州,一位名叫楊旭彬的男子於2019年8月27日在街頭噴塗了寫有“支持HK”、“時代革命”、“光復廣州”、“廣東獨立”、“自由”、“民主”等字樣的標語,並在同日被捕,後被中國當局判刑九個月。一位來自江西、名叫賴日福的男子在同年9月13日上傳了一段家鄉的風景視頻,在視頻中配上了《願榮光歸香港》的音樂聲,並寫道“這是我的祖國,我要讓他自由”,導致他在幾天後被當局抓捕。在上海,公民女記者張展不但在網上公開表達對反送中運動的聲援,也在2019年9月8日於街頭獨自一人舉傘遊行,導致她被中國當局抓捕並關押了兩個多月。一段在網上流傳的視頻顯示,在2019年冬天,曾有一名男子在上海地鐵上呼喊“光復香港,時代革命”和“香港人加油”,這名男子之後的命運則無從得知。另外,在2019年11月—12月間,廣東茂名文樓鎮的民衆因反對當局在他們的家園修建火葬場羣起抗爭,與警方展開了激烈的街頭衝突。據《蘋果日報》引述推特消息,在這次抗爭中,茂名民衆喊出了“光復茂名,時代革命”的口號。
隨着2020年2月泰國民衆開展反對軍政府的示威活動,一批香港、臺灣、泰國的網民在同年4月組成了一個名爲“奶茶聯盟”的社交網絡。“奶茶聯盟”的得名,是因爲香港、臺灣和泰國都有飲用奶茶的傳統。在互聯網上,奶茶聯盟與支持中國當局的“小粉紅”展開了激烈的交鋒。在世界各地,也陸續有各族裔的民衆開始組織奶茶聯盟的線下活動。接下來,隨着2021年2月緬甸軍事政變的發生,反對軍政府的緬甸民衆也加入到了奶茶聯盟當中。
在2021年,儘管香港本地的抗爭已經進入了低潮,但世界各地的港人和支持香港抗爭的人們依然在持續奮戰。隨着抵制2022年北京冬季奧運會的活動在全世界範圍內大規模展開,世界各地抵制冬奧會的集會隊伍中,往往都有打着“光時旗”和“香港獨立旗”的人們。《理大圍城》《時代革命》等講述反送中運動的紀錄片在世界各地上映時,世界各地的香港人以及熱愛自由的人們也總是會一同前往觀看,將放映廳一次又一次坐滿。在世界各國各個城市的街頭、在全球各地的中國使領館門外、在一間間大學校園裏,熱情洋溢的人們持續進行着集會、遊行、演說、展覽,盡一切可能地向全世界講述着香港發生的事情。而各種各樣的港人抗爭團體,也在最近一年多的世界各地大量湧現。甚至支持中港當局的人士與反送中的支持者在城市街頭的衝突,也在2021年的倫敦、舊金山等地出現過。可以說,儘管反送中運動在香港本地陷入了低潮,但這場抗爭在全球範圍內纔剛剛開始。在無懼香港“國安法”的人們在全球各地持續進行的努力之下,反送中抗爭絕不能說是失敗了,它正在展現出充分的生機。
那麼,在香港本地,隨着“國安法”的推行,香港民衆又遭遇了什麼,又進行了怎樣的抵抗呢?反抗的火焰,是否已經被中港當局徹底扼殺了呢?在下一講中,我們就將講述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