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 中國透視:俄烏戰爭週年:折衝樽俎 壁壘漸明——北京的外交困局
主持人:陳奎德
座談人:李恆青先生,經濟學家與政治評論家
俄烏戰爭一週年,在此歷史的節點,雖戰場仍見硝煙瀰漫,而各國外交卻日益頻繁,縱橫捭闔,折衝樽俎,人人都聲稱自己在尋求和平。此狀況頗有點類似二戰前夕歐洲各國頻繁活動的外交場景。然而,實情卻是,山雨欲來,海水羣飛,尚不知海晏河清何日降臨?但是,無論如何,陣營卻是越來越清晰了。這段時間最重要的事件莫過於拜登總統出人意料地出現在烏克蘭首都基輔了,他引發全球的關注與驚訝。這是美國總統首次出現在沒有美軍控制的戰場上,這件事極富於象徵意義。它將載入歷史。還有他在華沙發表的慷慨激昂的演說,與同一天普京在莫斯科的國情諮文互相打擂臺……,等等。戰爭與外交雙管齊下,世局變化令人目不暇接。
拜登突訪烏克蘭
美國總統喬·拜登原定行程訪問波蘭,而他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屆滿一週年前夕,突然在2月20日未作宣佈自波蘭抵達基輔訪問。拜登在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會晤後表示,美國將再向烏克蘭提供五億美元新的軍事援助。這筆新的軍援將包括向烏克蘭提供更多用於海瑪斯高機動火箭炮系統的彈藥,以及76輛坦克等等。明確展示了他本人以及美國對烏克蘭軍民抗擊侵略的堅定支持。
這是近現代史上美國總統首次訪問不受美國軍隊控制的戰區,是一趟歷史性的重要旅程。
拜登在基輔馬林斯基宮與澤連斯基舉行會晤時表示,一年前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初期,外界曾擔心俄軍快速攻佔和奪取烏克蘭首都。
“一年過去後,基輔仍然屹立,”拜登說。“而且烏克蘭仍然屹立,民主仍然屹立。美國人與你們站在一起,世界與你們站在一起。”
澤連斯基對拜登說:“你的訪問對所有的烏克蘭人而言,是極其重要的支持象徵。”
“烏克蘭所承擔的代價極其高昂,所作的犧牲也極其巨大,”拜登說。“我們知道,未來還會有非常困難的日子、星期和年頭。俄羅斯的目標是將烏克蘭從地圖上抹去,但是普京的征服之戰正在失敗。”
“他以爲我們不會團結一致,”拜登在談到普京時指出。“他以爲他會比我們更持久。但我覺得他現在不會這樣想了。上帝知道他在想什麼,但我不認爲他會再這樣想。因爲他就是大錯特錯了,大錯特錯。”
戰爭一週年,美俄總統同日演講互打擂臺
俄羅斯總統普京2月21日發表戰爭一週年講話,他發誓要繼續俄羅斯在烏克蘭發動的已經長達一年的戰爭,普京並指責以美國爲首的北約聯盟煽動衝突,錯誤地認爲他們可以打敗俄羅斯。
普京告訴俄羅斯的政治和軍事精英,“俄羅斯將謹慎、一如既往地解決俄羅斯面臨的任務。”
普京說,俄羅斯已盡所能避免戰爭,但西方支持的烏克蘭一直在計劃進攻克裏米亞。
普京說,西方通過播下混亂和戰爭的種子,讓世界許多地區的魔鬼從罪惡瓶子裏跑出來了。
普京指控說,“烏克蘭人民自己已經成爲基輔政權及其西方主人的人質,西方實際上在政治、軍事和經濟意義上佔領了烏克蘭這個國家。”
普京在講話中還表示,俄羅斯暫停執行新的《削減戰略武器條約》(Strategic Arms Reduction Treaty,簡稱New START)。(又稱《第三階段削減戰略武器條約》的新條約是美國和俄羅斯在2010年簽署的,2011年2月5日生效,有效期10年。俄外交部2021年2月3日發表聲明延長5年,有效期至2026年2月5日。根據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俄羅斯與美國計劃在7年內將洲際彈道導彈的數量降至700枚,核彈頭數量降至1550枚,並將用於發射核彈頭的已部署和未部署的發射工具數量降至800個。)
普京的演講不忍卒讀,只有兩個要點,其一是謊言,把俄國侵略烏克蘭稱爲“西方播下戰爭種子”, 其二是他通過暫停執行與美國簽訂的《削減戰略武器條約》暗示對世界進行核威懾。走到這一步,不難看出普京已黔驢技窮。另一個值得觀察的是他特別提及克里米亞,這是否意味着他若不得不走上談判桌,其底線是保住克里米亞(即可能放棄他佔領的烏東幾個州)?且讓我們拭目以待。
拜登同日在波蘭華沙發表重要演說,他從教皇保羅二世1979年訪問波蘭談起,談到自那時到1989年波蘭人民和團結工會的偉大勝利,柏林牆倒,蘇聯解體……三十多年前那個偉大的歷史時刻。他說:
“普京去年2月24日下令俄軍坦克如潮水般駛入烏克蘭時,自以爲民主國家將不堪一擊,但“他錯了”,烏克蘭人民太勇敢了,一個從大西洋到太平洋的國家聯盟太團結了,民主太堅強了。普京曾理解和預料的輕鬆勝利並未成真,留給他的只有燒燬的俄軍坦克與混亂的部隊。“
拜登舉例,“俄國侵烏反而促使北歐的芬蘭及瑞典,終於申請加盟北約,普京以爲北約將會因他侵烏而分崩離析,結果如今卻更加團結一致,他認爲可以藉由將俄國的油氣等能源當作武器、粉碎歐洲的決心,結果反而使“歐洲擺脫對俄國石化燃料的依賴”。
拜登表示,“普京直到現在,仍懷疑北約盟邦對烏克蘭不間斷的支持和信念。他強調,如今“應該無庸置疑”,“我們對烏克蘭的相挺不會動搖”,北約不會因此分裂,也“不會(因此)疲累”。
拜登說,“普京對土地和權力的“卑怯貪慾”會失敗,烏克蘭人民對其祖國之愛則會戰勝。但他表示,自由處於危急存亡之秋,我們現正目睹波蘭人民與歐洲各地人民近數十年來所見,亦即獨裁者的胃口無法饜足,必須加以反抗。“
這個演說,是我讀到的拜登的所有演說中最出色的一篇。是一份重要歷史文獻。
發動烏克蘭戰爭是至少自 1991 年蘇聯解體以來克里姆林宮領導人普京迄今爲止最大的賭注,拜登清晰地表示,“普京必定輸掉這場賭博。”
拜登的演講賦有鮮明的意識形態色彩,這是冷戰後多年來西方領袖口中所罕見的。他以歐洲冷戰史的回顧來昭示普京聯手習近平對抗民主陣營的必然失敗;他以一年來俄烏戰爭出人意料的烏軍勝利進程和西方大團結以及俄國石油武器的失敗來彰顯普京在這場戰爭中沒有勝算。他以“獨裁者的胃口無法饜足”來提醒世界並要求各國必須起來抵抗普京和習近平這樣的獨裁者。
即將到來的今年春夏,俄烏面臨着一場最爲關鍵和艱難的大對決。爲支持烏克蘭,爲回擊普京的負隅頑抗,拜登以飛臨戰場的行動和這樣一篇頗具號召力的演講發出了對侵略者的進軍令。
拜登說,“最大的進步來自最黑暗的時刻”。這使很多人想到了中國。眼下中國正是處於歷史上最黑暗的時刻,它必將迎來最偉大的飛躍!
毋庸置疑,在2月21日拜普這場擂臺賽中,拜登壓倒性地佔了上風。
與此有關的其他外交活動也在此期間在密鑼緊鼓地進行着。
慕尼黑全球安全會議
此前,2月17日在德國慕尼黑舉行了全球安全會議,爲期兩天。 會上澤連斯基呼籲加速行動,結束戰爭,獲得勝利。
美國副總統賀錦麗在慕尼黑會議上正式宣佈北京政權犯下了反人類罪。
王毅在出席慕尼黑安全會議提到,中方將發佈“關於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中國立場文件”,重申中共總書記習近平的主張,包括各國主權領土完整都應尊重,聯合國憲章宗旨原則都應遵守,各國合理安全關切都應重視,一切有利於和平解決危機的努力都應支持。核戰爭打不得也打不贏,也呼籲保障民用核設施安全,反對攻擊核電站,還將倡導共同反對使用生化武器。
習近平放出和平鴿——計劃訪俄並拋出《和平計劃》
習近平的和平鴿會有什麼實質性內容?
華爾街日報引述知情人士的話星期二(2月21日)報道說,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正在準備對莫斯科進行一次訪問,並與俄羅斯總統普京舉行峯會;而習近平的訪問和與普京的峯會都是中國爲結束烏克蘭戰爭而推動多方和談努力的一部分。
報道說,習呼籲(俄羅斯)不使用核武器也將是習近平訪俄及與普京舉行峯會的目標之一。
實際上,雖然習擺足了和平姿態,其實他是巴不得俄烏戰爭長期持續,維持雙方的長期均勢,習可坐山觀虎鬥,不致變成西方首要之敵,這對習是最有利的。
但是近期西方大力援烏,普京敗勢已顯,習爲避免俄國徹底失敗,在暗中援俄的同時,他目前需要扮演和平使者的角色了。
王毅訪俄
2月20日,中國外交“一把手”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王毅已抵達俄國首都莫斯科。
王毅造訪莫斯科,準備向普京兜售北京關於俄烏戰爭的所謂“和平計劃”。這將是兩面喫糖還是兩面不討好?普京會接納習近平的建議嗎?端看習的建議的具體和平條件是什麼?
王毅此行的主要目的,在於“讓北京在解決俄烏問題上發揮更大作用”,同時預先安排習近平到訪莫斯科。
22日,普京接見了王毅。普京稱,訪問是俄中關係的新里程碑。這就把習近平牢牢綁在了普京的戰車上。
但習的《和平計劃》中是否有什麼重要“乾貨”,世人恐怕必須降低期待。它不可能兩面討好。因爲他沒有兩面討好的空間。
布林肯和王毅會面
美國國務院2月18日表示,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與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王毅當天在慕尼黑安全會議場邊進行了會晤,這是自美國在南卡羅來納州沿海擊落中共間諜監視氣球以來,兩國高級外交官的首次面對面接觸。
布林肯警告,如果中共向俄羅斯提供物質支持或協助其逃避系統性制裁,將產生影響和後果。此外,布林肯重申拜登此前的聲明,即美國將進行競爭,並將毫無歉意地堅持美國的價值觀和利益,但美國不希望與中公告發生衝突,也不尋求一場新的冷戰。
此外,與會期間,布林肯在一個小組討論會中發言指出,中共不向俄羅斯提供任何軍事援助是美國的首要任務,美方將認爲這種發展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
布林肯表示,他在慕尼黑參加安全年會期間,與中國負責外交的官員王毅面對面討論瞭如果中國向俄羅斯提供武器、彈藥或其他致命的援助,中國將面臨的後果。
此前,王毅撒村罵街,在慕尼黑他與此前在阿拉斯加美中會談的表現如出一轍,其“反美”發言讓西方輿論喫驚。權且把王毅的發言視作是對美方施展的“下馬威”?但顯然,美國根本不理會這一套,布林肯在隨後的見面中也沒有給王毅留一點面子,而且從會談的地點“場邊”就看出。
兩人見面前幾個小時,王毅斥責華盛頓擊落氣球的行爲是“匪夷所思”和“歇斯底里”;布林肯則在會面後接受美國媒體的訪問稱,他警告王毅,如果中國向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提供致命武器支持,後果不堪設想。
習王何以對美強硬?
北京以爲,自己拿住了華盛頓。因拜登要求北京不要軍援普京,特別是不可用致命武器軍援俄國。既然華盛頓必須安撫北京,習近平王毅就以爲可以藉此討價還價要挾美國。
但習王恐怕打錯了算盤。中國有求於美 比美有求於北京要大得多,致命得多。
雖然美國警告北京不可向俄羅斯提供致命武器,而王毅口頭上罵罵咧咧,耍橫囂張,那是必須表演給國內看的。雖然如此,但估計北京在行動上還得乖乖服軟,不敢跨越“不向俄國提供致命武器”的紅線。否則美國將祭出類似對俄國的制裁,那可不是好玩的 。甚至有警告稱,北京若不服勸,恐冒三次世界大戰風險。北京在這件事上可以騰挪選擇的空間很小。
北京外交的兩難困局
第一,走出經濟困局
2020-2022年,中共實行了3年極端的“清零”政策,在耗費大量人力、物力、財力的同時,重創中國經濟。中國的投資、出口、消費三駕馬車失靈,樓市、股市、匯市不振,大批外資撤離,失業嚴重,債臺高築,“內循環”不暢,“外循環”受阻,增長乏力,人民困苦,由此引發的各種問題層出不窮。
2月7日,習在中央黨校發表“講話”,提出要推進“中國式的現代化”,話外之意,在實現“三連任”後,習急迫想走出經濟困局。
儘管美國目前面臨各種問題,但美國仍是當今世界上的頭號強國,美國的技術、資金、市場、金融服務、人才等,都是習走出經濟困局所必須的。
第二,走出外交孤立
習上臺十年,中美關係出現“斷崖式”下滑,跌入中美建交四十多年的谷底。這是反習勢力抨擊習的一個關鍵點。
從習的第二任期開始,中美關係急劇惡化,除嚴重影響中國經濟外,中共在國際上空前孤立。
2月1-3日,《人民日報》接連發表三篇評論文章:《中美必須找到正確相處之道》、《“脫鉤斷鏈”行不通,深化合作是出路》、《陣容對抗沒有前途,互利共贏人心所向》,除一些陳詞濫調外,向美國求和的意向明顯。
但是,這些大外宣的黨八股文章,不可能產生其期待的效果。
而客觀的國際地緣政治態勢以及習近平倒退獨裁的基本方針,不可抗拒地使習中共日益明顯地疏離於國際主流社會了。
伊朗總統訪華,朝鮮發射洲際彈道導彈
伊朗總統萊希2月14日訪問中國,在北京與中國領導人習近平舉行了會晤。
伊朗總統萊希訪華:中國能避免被視爲俄中伊軸心國的一員嗎?這一訪問,對中國與以色列的關係,中國與沙特的關係的影響?
中俄伊朝“四軸心國“的輪廓日益清晰:問題與前景
伊朗總統的訪問備受國際社會的關注,主要有三重背景:伊朗與中國長期保持較好的雙邊關係,在2021年簽署了長達25年的超長期協議;習近平去年底訪問沙特,後者爲伊朗在海灣地區的“宿敵”,伊朗官方此後曾公開表示不滿;俄烏爆發戰爭,伊核協議破裂,中伊兩國與西方國家的關係急轉直下,中國在經貿、科技領域與美國摩擦不斷。
目前,一個明顯的趨勢是,“俄-中-伊朗”在加速形成一個與西方爲敵的軸心國聯盟。
過去幾個月來,從G20到中東之行,再到與各國領袖頻繁會談,中國似乎在外交策略做出一些調整,試圖更平衡,而避免被視爲對抗西方的聯盟成員。
但這些都無濟於事,習近平基本的政治邏輯和外交邏輯,使上述調整外交的努力隨時會遭遇黑天鵝。譬如一個間諜氣球事件,就使王毅秦剛們幾個月的慘淡經營一風吹散了。
誠然,一旦中國、俄羅斯和伊朗形成“鐵三角”,是對烏克蘭、美國與西方戰勝俄羅斯有重大幹擾。但這只是延緩了時間,並不能改變結果。
對比一下美國背後有它的盟友,從英國、歐盟、加拿大、澳大利亞,到日本、韓國和臺灣……, 其共同利益及其共同價值——二戰後形成的普世價值,中俄伊朝“四軸心國“或中俄伊“三軸心國“是不可能有任何勝算的。況且,這些軸心國之間,缺乏共同價值,一有風吹草動,勢必離心離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