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 夜話中南海:俞正聲聲名顯赫而又錯綜複雜的海外關係在中共黨內絕無僅有

2023.09.18
專欄 | 夜話中南海:俞正聲聲名顯赫而又錯綜複雜的海外關係在中共黨內絕無僅有 曾任中共湖北省委書記的俞正聲
法新社資料圖片

在整個中共政權裏,無論在位還是已經退休的大小官僚裏,像俞正聲那樣出身民國時期的名門望族,日後又有着極爲複雜的海外關係者,再找不出第二個。更何況俞正聲這個中共政權曾經的黨和國家一級領導人,其曾祖父居然是臺獨鼻祖,其堂叔祖父更是曾以臺灣國防部長之尊率領國軍與共軍對抗。

我們在本專欄的上篇文章裏已經概要分析了俞正聲那在中共黨內絕無僅有的顯赫家族背景曾經令年輕時代的習近平羨慕嫉妒恨的話,那麼俞正聲與鄧小平家族的特殊關係以及曾經在江澤民那裏的特殊政治份量,再加上他是所有目前健在的太子黨成員裏唯有的兩位享受正國級待遇的退休者之一(另一位是習近平的政治死黨王歧山),決定了如果說太子黨成員裏確實存在着一羣對他習近平心懷不滿者, 俞正聲可能就是他們中間最有影響力、最有號召力裏一個。

本文先說俞正聲的家族背景之顯赫,以及因此而生髮的複雜的海外關係----主要是美國關係和臺灣關係。

俞正聲的父親黃敬當年之所以給自己孩子的名字都冠以“俞”氏,是因爲他本來就姓俞。他原名俞啓威,一九一二年出生於浙江紹興的一個名門望族,屬世代官僚家庭。

故事需從俞正聲的曾祖父說起。其人名俞明震,少年能詩。光緒十六年考中庚寅恩科三甲進士,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光緒十八年五月授刑部主事。中日甲午戰爭爆發後,奉任臺灣布政使。

值得詳述一筆是,俞正聲的曾祖父俞明震當年奉任臺灣布政使才幾天,清政府即依據《馬關條約》,允臺灣割讓與日本。憤怒的俞明震與唐景崧、邱逢甲等人等組織臺灣守軍抗爭,並於1895年5月15日宣佈改臺灣省爲“臺灣民主國”,建元永清,以“藍地黃虎”爲國旗,設總統府和議院。5月16日,推舉臺灣巡撫唐景崧爲總統,,俞明振爲內務大臣……。 5月23日再宣佈“自主立國”,並於次日照會各國領事。可惜不久兵敗,不得不離開臺灣。

由此說來,俞正聲的曾祖父俞明震正是臺獨運動和臺灣民主的老祖父。不但早有獨立精神,更有民主意識!

說到與臺灣之間的關聯,就更不能不提俞明震的侄子,也就是俞正聲的堂祖父俞大維。

俞明震的三弟叫俞明頤,當年娶曾國藩孫女曾廣珊爲妻,所生兒子名取俞大維。

俞正聲的祖父名俞大純,曾官至北洋軍閥工藝局局長、國民政府隴海鐵路局局長等職。而俞氏家族裏成就最高的是比俞大純年輕14歲的俞正聲的堂叔祖父俞大維。

俞大維早年畢業於美國哈佛大哲學系,然後便去德國柏林大學深造,專攻數理邏輯與哲學。1925年,俞大維一篇標題爲《數學邏輯問題之探討》的論文受到愛因斯坦高度評價,推薦刊登在愛氏本人主編的德國數學雜誌《數學現況》上。俞大維由此成爲在這本著名刊物上發表論文的第一個中國人。第二個便是在中國大陸家喻戶曉的華羅庚。

此二人因此成爲好友後,華羅庚的數學成就日益積累,而俞大維則把興趣轉向兵器學,成爲中國第一位彈道學專家。

學成歸國後,俞大維曾官拜中華民國陸軍中將,擔任過國民政府的交通部長、政務院政務委員和國防部次長、國防部長等職。國民政府在中國大陸失守後,俞大維以國防部長之身經歷了著名的一江山島戰役、大陳島撤防和金門炮戰等重大軍事事件。在金門炮戰期間親臨前線,險些殞命。

早在抗戰期間,俞大維即爲當時的中國國防工業生產做出了卓越貢獻。

據中共公開報道:1999年10月慶祝中共建政50週年的一項重要活動是表彰爲兩彈一星做出巨大貢獻的23位傑出科學家。在頒獎大會上,受獎的首席科學家錢學森在講話中說:“……今天我們能交出這樣一張成績單,要特別感恩和懷念三位先賢前輩,第一位就是俞大維先生。例如在場的受獎人任新民、屠守鍔、姚相斌、孫家棟、黃緯祿、徐蘭如、沈正功及謝光選均系在(國民政府時期)俞大維的兵工廠及研究機構工作或資送出國留學培養出來的人才……”當時在座的江澤民、朱基、李瑞環、胡錦濤、李嵐清等中共領導人均報之以熱烈的掌聲。

其實,從軍事現代化的角度,更值得一提是1944年國軍36個師換裝美式裝備就是由他俞大維促成。接下來,在臺灣的國軍從上個世紀五十年代開始的全部美式現代化轉型,俞大維更是第一功臣。在這段時間裏,被認爲是英語和國語一樣好的俞大維一直遊走於美臺之間,赴美治病都是由當時的美國國防部幫助安排。

如此說來,如果說俞正聲的曾祖父俞明震是臺灣獨立建國始祖的話,那麼他俞正聲的堂叔祖父俞大維更應該被稱之爲向美國“賣臺”的始祖級人物。同時也是在臺灣的國軍與佔據中國大陸的共軍之間在上個世紀五十年代進行直接軍事對抗的首領人物。

俞正聲的父親在1958年2月英年早逝。關於他是怎麼被毛澤東嚇死的,我們日後的文章會有介紹。這裏要說的是,幸好他黃敬早死了幾個月,不然金門炮戰打起來之後,黃敬身爲對岸“蔣軍匪首”俞大維的親侄子,不被毛澤東當大內奸關進秦城纔怪。

不過,這個俞大維畢竟對故土還是很有感情的。1993年7月8日,俞大維病逝,享年96歲。在臺灣的民國政府及家人遵循俞大維遺願,於臺灣海峽的臺灣一側將他海葬,當時是由俞正聲的哥哥俞敏聲代表海峽對岸的俞氏宗親前往參加葬禮。

更值得一提的是,俞大維於1965年初因病辭任國防部長,繼任他這一職務的便是蔣經國。

期間,俞大維還與蔣氏家族結親,當年俞大維的兒子,已經離過兩次婚的俞揚和居然迎娶了比自己年輕14歲的中俄混血美女,蔣經國唯一的女兒蔣孝章爲妻。日後此二人所生兒子與俞正聲兄弟們一樣,仍按族譜排名,大號俞祖聲。如此說來,蔣經國的女兒蔣孝章應被俞正聲兄弟稱爲“堂嬸”。

也是因爲這一層關係,所以從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中後期開始,在臺灣的俞氏家族和蔣氏家族後代們訪問中國大陸時,都會祕密拜訪俞正聲,包括俞正聲擔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兼全國政協主席期間。

不能不說的是俞祖聲因爲母親俄羅斯血緣的強大,與俞正聲等堂兄弟們表面上看沒有一點相像的地方,又因爲是生在美國,長在美國,平時只講一口純正的美式英語,所以誰見了都以爲他是個標準的白人“老外”。他目前低調地任職於美國的航天機構。

說完了俞氏家族在臺灣和美國的那一支,就一定要比較一下留在中國大陸的這一支。

當年的俞氏家族裏,俞正聲的祖父俞大純曾經兩次留學日本,然後又與堂弟俞大維前後腳到了德國,後畢業於德國柏林工科大學。

俞大純生有四個兒子和兩個女兒。其中大兒子俞啓孝出生於北京,留學美國,回國後在天津當教授並從事實業,被稱之“中國現代工業的奠基者”。

國民政府失守中國大陸後,俞啓孝被三弟俞啓威蠱惑,成了中共任命的天津市長俞啓威的經濟和工業顧問……。文革開始後,俞啓孝被打成國民黨兵工特務在秦城監獄裏關押多年,期間夫人鄧漢英女士竟被活活餓死。

俞大純的二兒子也就是俞正聲的二伯父俞啓信,在德國出生,專攻化學,回國後服務於民國兵工事業……。幸運的是他在中共建政之後便長期患病,沒趕上文革就走了。

四兒子名俞啓忠,也是從美國留學後回國執教。日後取了迎娶了也是從在美國留學歸國的王明貞爲妻。

相比於俞氏家族的名門之望,這個王明貞,也就是俞正聲的嬸母和她的家族就更不得了。

中國內地有文章記載說,中國的清末民初有一對著名的數學家和物理學家兄弟,是弟弟王季同和哥哥王季烈,王季同的女兒王明貞日後成爲清華大學第一位女教授,被稱作“中國的居里夫人”,而以她爲代表的王家後人,更是將這份家族榮耀傳承並拓展至巔峯。

王明貞的哥哥王守競是中國第一位享有世界聲譽的理論物理學家;姐姐王淑貞是上海婦產醫院的創始人;弟弟王守武、王守覺都是頂級的半導體專家。

王明貞的妹夫陸學善,是中國X射線晶體學研究的主要創始人之一;王明貞兩個表妹何怡貞和何澤慧,都是著名的物理學博士。中華民國失守中國大陸之前,整個中國僅有的7位留過洋的女博士,王明貞她們表姐妹就佔了三個。其中何澤慧的丈夫錢三強,是著名的物理學家;何怡貞的丈夫葛庭燧,是金屬物理學家,內耗測量裝置“葛氏擺”以他的名字命名……

中國內地有文章稱俞正聲的這個嬸母的家族裏“俊採星馳,羣英薈萃,堪稱中國近代最強書香世家”。

再細說一下王明貞,俞正聲這位嬸母的本人,早年是金陵女子大學學士、燕京大學碩士,32歲那年踏進了夢寐以求的美國密歇根大學,成爲她所就讀的物理系裏,唯一的外國人,也是唯一的女性。她曾三次獲得密歇根大學最高榮譽的金鑰匙獎,還與導師合作發現了電子自旋現象,兩人聯合發表的一篇關於布朗運動的論文,至今在學術界仍有影響力。

從密歇根大學拿到博士學位後,王明貞作爲唯一的女性,被推薦到麻省理工學院雷達實驗室工作。

回中國任教並與俞啓忠結婚後,爲了開闊當時只精農學的丈夫的眼界,王明貞於1946年帶着俞啓忠再次來到美國深造。在“陪讀”期間,王明貞在諾特丹姆大學物理系尋了一份研究員的差事,爲美國海軍部做課題研究。

朝鮮戰爭爆發後,被日後的中共宣傳機器鼓吹爲“不願爲敵國效力”的王明貞只能回國。

事實上,當時的王明貞首先是因爲其中國背景而被從美國海軍部的課題組中逐出。與當時也在美國的錢學森有差不多的境遇。公正地評價,是當時的美國當局對他們的不信任在先,這才激發了他們作爲一箇中國人的所謂“愛國情操”。

二戰結束後,美國流傳着一句話:“爲我們終結戰爭的是原子彈;幫助我們贏得戰爭的是雷達。”

中國內地有文章藉此吹捧說:“從這個角度而言,王明貞是爲美國贏得戰爭的核心人物。”

而這類文章中所不敢觸及的事實真相是,雖然錢學森歸國後受到重用,得已爲日後的中國“兩彈一星”效命,但王明貞卻是因爲丈夫是黃敬的胞弟而被當時已經成爲國母的江青的暗中壓制。無奈之下,王明貞回到中國大陸後,只能選擇教學工作,再無科研成就可言。不然的話,當年中共政權軍方的雷達方面也許會有先進成就出自王明貞之手。曾有王明貞的學生斷言,如果王老當年回國後就被允許報效祖國軍工,解放軍的雷達裝備和美國軍的距離肯定會大大縮小。

本文的讀者和聽衆不用再往下讀就可以預知俞啓忠和王明貞夫婦的文革遭遇會是什麼。黃敬的親屬這一層原因決定了他們比其他有留美經歷的知識分子們的境遇更爲恐怖。一個監獄裏關押了7年,另一個關押了9年。

“文革”後,王明貞和丈夫雖然先後得到“平反”,但從此便過上了所謂“淡泊名利”,實際就是銷聲匿跡的生活。不但仍然沒有參與科研,教學生涯也早已經斷送了。

2010年8月28日,王明貞在家中病逝,享年104歲。周圍的鄰居們好奇這個長年沒有人關注到的老太太的去世爲什麼會驚動大批警察。有明白原委的人解釋說是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兼上海市委書記俞正聲專程趕到這裏悼念。

如上俞正聲家族成員與臺灣,以及與美國的關係,日後又加上了他的長兄俞強聲叛逃美國就變得更加複雜了。

試想,雖說俞正聲也曾官至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兼全國政協主席。但此一時,彼一時。當年安排他兼任全國政協主席,很大程度上是因爲他的臺灣關係和其他海外關係決定了他在黨內高官中是最具“統戰”說服力,開展工作身份上也最爲方便的一個。而現如今恰恰相反,整個中國大陸進入了全民抓間諜的習近平“新時代”之後,俞正聲和他的二哥俞敏聲因爲複雜的“海外關係”而成爲習近平政權“內控對像”的可能也不是沒有。更詳細的分析內容,留待本專欄的下篇文章繼續。

 
(本期節目由高新主持及播講)
(文章只代表作者個人的立場和觀點)
添加評論

您可以通過填寫以下表單發表評論,使用純文本格式。 評論將被審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