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A logo

简体
  • 主頁
  • 亞太報道
  • 快訊
  • 深度專題
  • 評論
  • 專欄
  • 視頻
  • 原創漫畫
  • 事實查覈
Advanced Search…
简体
  • 主頁
  • 亞太報道
  • 快訊
  • 深度專題
  • 評論
  • 專欄
  • 視頻
  • 原創漫畫
  • 事實查覈
亞太報道
  • 港臺
  • 環境健康
  • 經貿
  • 軍事外交
  • 科教文
  • 媒體網絡
  • 人權法制
  • 少數民族
  • 宗教社會
  • 政治
專題與欄目
  • 大國攻略
  • 軍事無禁區
  • 綠色情報員
  • 中國透視
  • 夜話中南海
  • 民主沙龍
  • 網絡博弈
  • 財經時時聽
  • 週末茶館
  • 北明非常識
  • 文學禁區
  • 禁書解讀
  • 勞工通訊
  • 西藏縱覽
  • 縱橫大歷史
  • 解讀新疆
  • 聚焦維吾爾
  • 華盛頓手記
  • 中國最錢線
  • 有問有答
  • 周嘉有話說
  • 報導者時間
視頻
  • 新聞追擊
  • 亞洲很想聊
  • 觀點
  • 動物莊園
  • 專題與訪談
Advanced Search…

綠色情報員

從歐洲鰻到日本鰻相繼被列入瀕危物種,今年東亞鰻苗出現大歉收,鰻魚資源持續銳減。

專欄 | 綠色情報員:鰻魚告急(上)東亞魚荒是災難的代名詞

3月下旬迎來黑夜大潮,頂着冷風、浪花,捕鰻人張網等待漁汛,捕苗船出沒在浙江、上海和江蘇沿海,搏浪一整夜,鰻苗總捕撈量只有200公斤上下,眼看着漁期進入尾聲,漁民如鯁在喉,往年日均漁獲量500公斤的光景已不復見。

《守護黑面琵鷺》歷經30年、跨越東亞7個國家地區拍攝完成,紀錄瀕危鳥種面臨棲地喪失的艱難困境。

專欄 | 綠色情報員:跟着黑面琵鷺遷徙東亞30年 臺灣紀錄片導演看到什麼

馬來西亞的森林城市浮現各種環境問題,甚至波及周邊海域,從2022年衛星圖可見連接人工島的堤道已被拆除。

專欄 | 綠色情報員:人工島從“明日”走向“末路”  香港人失去什麼?

這個冬季寒潮事件接二連三席捲北半球,各地刷新低溫紀錄,圖爲中國黑龍江省。

專欄 | 綠色情報員:氣球拉警報 有一種冷叫北極暖化

2023-02-23
西非漁場面臨掠奪捕撈,中國漁船被視爲“魔鬼之船”,貪婪捕撈經濟魚種,也涉入侵犯人權問題。

專欄 | 綠色情報員: 中國非法漁業(下)從掠奪捕撈到以性換魚的災難

2023-02-09
查看以前的文章 >>

“綠色”是全球掀起的新浪潮,從餐桌到土地,走向綠色革命。給我一刻鐘,解碼飲食生活、環境生態。你知道的不只是家務事,還有地球事。麥小田主持。

環境健康

中國疫情三年耗盡醫保?專家:醫療財政是"一筆糊塗賬"

"漫天黃沙":北京嚴重沙塵暴影響5.6億人

東航空難一週年: 是否涉人爲因素官方三緘其口

蔣彥永醫生葬禮 當局告知家屬"三不準"

"良心軍醫"蔣彥永逝世  堅守一生"說真話"

中國新醫保制度悄聲落地 民衆負擔加重

"入院十五天須出院"引關切 "省杯咖啡養老說"被嘲諷

Navigation
  • 綠色情報員

內容分類

亞太報道
快訊
深度專題
專欄
評論
視頻
原創漫畫
事實查覈

專題與欄目

大國攻略
軍事無禁區
綠色情報員
中國透視
夜話中南海
民主沙龍
有問有答
網絡博弈
財經時時聽
週末茶館
北明非常識
文學禁區
禁書解讀
勞工通訊
西藏縱覽
縱橫大歷史
解讀新疆
周嘉有話說
聚焦維吾爾
華盛頓手記
中國最錢線
報導者時間

其他語種










在線服務

YouTube 新聞
Facebook
Twitter
手機與平板
新聞聚合
播客
節目頻率表
突破新聞封鎖
公民爆料箱
訂閱新聞快遞
提供新聞線索
外網鏈接
廣播庫
在線幫助

關於我們

本臺簡介
職業準則
隱私條款
使用條款
美國全球媒體總署
美國之音
網站地圖
聯繫我們

Address

Radio Free Asia
2025 M Street NW
Suite 300
Washington, DC
20036 USA

Phone

1 (202) 530-4900

Email

fankui@rfa.org
© 2023 自由亞洲電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