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道存檔
2023-11-23
眼看着如火般竄燒的登革熱疫情,畢生研究蚊子的孟加拉昆蟲與動物學家巴沙(Kabirul Bashar)蹙眉說,“在25年的研究生涯中,我從沒看過這麼嚴重的一次疫情。”11月19日官方統計如同一記重錘,今年孟加拉累計確診病例突破30萬例,累計死亡病例已達1549人。
2023-11-16
從病房到走廊,登革熱患者擠滿醫院,一牀難求寫照着孟加拉的嚴峻疫情,“經過新冠疫情後,只有登革熱讓我們受這麼多的苦。”位在首都達卡的穆格達醫學院附設醫院院長感慨說,這一場人類與蚊子的血戰來勢洶洶,不斷改寫流行病史。
2023-11-02
一串串線辣椒晾掛在青海循化縣村莊,村民抓住好天氣趕忙曬椒,近年來當地大力發展辣椒產業,2.5萬畝的線辣椒田錯落黃河谷地,不只是青海省,在脫貧戰略下,中國椒業如野火燎原般在28個省(區、市)遍地開花。
2023-10-26
中國的辣椒產量佔全球近一半,不只滿足國內的辣嘴,也火辣走上世界餐桌,根據中國農業農村部的統計數字,2022年中國辣椒出口額達17億美元,同比增長11.6%,其中幹辣椒就佔了15.6億美元,包括辣椒幹、辣椒碎片、辣椒粉等。
2023-10-05
2023年7月,中國華北地區出現了歷史罕見的極端暴雨,洪澇也在蒙古國衝出了氣候調適的危機,“鄰居的蒙古包沒了,被洪水沖走了。”英雄(Baatar)目睹強降雨愈來愈捉摸不定,大批牧民遷徙到首都烏蘭巴托外圍討生活,從草原到城市,依舊沒躲過極端天氣的詛咒。
2023-09-28
2023年春天,北京陷入強沙塵陰霾,甚至一路推進到長江以南地區,黃塵末日的記憶再次重現。“感覺地鐵裏面也是一股土的味道。”北京市民儘管戴着口罩,沙塵天氣挾帶的土味還是竄入鼻腔,另一位上班族也很有感說,“漫天黃土,一出門全都是黃沙。”
2023-09-21
眼看着即將採收的牡蠣被滸苔覆蓋,臺灣彰化養殖戶一面清掉牡蠣殼上的綠藻,一面心痛盤點損失,“最少死差不多一半吧!”年逾七旬的老漁民也忙着清理棚架,他養殖牡蠣大半輩子,第一次看到滸苔大爆發,前一天剛清完隔天又被攻佔,滄桑的臉龐道出無奈,“沒辦法,討海人。”
2023-09-14
7月入夏,滸苔起浪似向中國山東南部沿海推進,青島棧橋、金沙灘等風景區近岸被滸苔層層包圍,數十艘漁船啓航打“滸”,放眼望去,碧波海面有如草原般,當地人調侃打趣說,這是名符其實的“青島”。
2023-08-24
“看天做茶、看茶做茶”是製茶師代代相傳的經驗法則,不過,極端天氣變得日益頻繁和強烈,看天愈來愈難,看茶也讓人搖頭嘆氣,因爲茶菁原料大打折扣。
2023-08-17
旱澇交替的極端天氣正上演一場"茶壺裏的風暴","去年遇到很乾旱的天氣,今年龍井茶的產量減少很厲害的"。中國找茶人張琴聊起杭州西湖茶園的乾渴情形,"主要是茶樹會有些樹根受損,也有少量茶樹死掉了"。
2023-07-27
四川酉陽縣的一戶農家,大章馱着病軀坐在牀邊,沉重的喘氣聲,不時伴着劇烈的咳嗽聲,鼓腫的身子填滿塵肺病末期的痛楚,氣若游絲呼喚大女兒爲他按摩。他原先在石英粉廠工作,家裏建了兩層小樓房,沒錢再裝修,灰暗空洞的屋子,一如被矽塵塞阻的黑肺。
2023-07-20
7月溽暑,潮溼的熱氣滯伏金門海域,中國漁船“晉東光漁0351”無視伏季休漁摸黑出航,越界進入金門母嶼近海捕撈,沒想到被臺灣海巡隊逮個正着,船老大倉皇蛇行拒檢,連拖網都沒來得及拉起。
2023-06-22
鱟是地球上僅存的活化石物種之一,牠躲過了五次生物大滅絕,一次次極端自然事件沒讓牠滅亡,不過,一隻新冠病毒突如其來讓鱟“大失血”,也間接加速鱟種羣的消失。
2023-06-08
5月底,中國小麥進入夏收時節,河南、陝西、山東等地卻持續困在陰雨天,“全泡水了,割不了。”河南農民焦急看着小麥倒伏、發黴,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小麥生產國,河南的產量佔了四分之一,今年遇上近10年最嚴重的“爛場雨”天氣,隨着聖嬰現象(El Niño,又稱厄爾尼諾)的腳步逼近,農戶發愁深怕又要“看天喫飯”。
2023-06-01
去年極端高溫事件記憶猶新,今年亞洲又籠罩在熱浪之中,5月初,越南北部創下有紀錄以來最高溫44.1℃,老撾首都以42.5℃推翻歷史極值;中國多地也迎來高溫事件,5月29日上海徐家彙氣象站打破百年紀錄,過去5月最高氣溫紀錄是35.7℃,分別出現在1876年、1903年、1915年和2018年,今年整整提高了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