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 綠色情報員:中國非法漁業(上)一帶一路的飢餓戰爭

2023.02.02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WhatsApp
專欄 | 綠色情報員:中國非法漁業(上)一帶一路的飢餓戰爭 中國擁有全球最大的遠洋船隊,一帶一路打開漁場大門,成爲許多發展中國家的主要營運者。
(EJF提供)

一艘艘獨木舟停泊在西非加納的港灣旁,“漁民正面臨無魚可捕的窘境,因爲根本競爭不過工業化漁船。”當地漁民Nana Kweigyah滿肚子苦水說,過去木船滿載沙丁魚、馬鮫魚的豐收場景不復存在,對比中國遠洋漁船“泰隆1”輪和“泰隆2”輪,在加納短短兩年時間,捕撈能力從每年1.5萬噸提升至4萬噸以上,“缺魚”成了漁民的日常。

加納只是一個縮影,岡比亞環境聯盟祕書長Muhammed Hydara一語道出無聲的飢餓戰爭,“西非糧食安全受到的威脅是沒有國界的。”這一片大西洋沿岸的西非漁場引來漁業大國垂涎,拖網漁船大舉橫行塞內加爾、毛里塔尼亞等海域,一網打盡大小魚類,小魚直接送進魚粉廠加工,這些魚本來是當地漁民餬口的生計來源,而中資魚粉廠還扯上污染爭議,從遠洋船隊到漁產企業,中國“沾腥”的指控層出不窮。

中國擁有全世界最大的遠洋船隊,在“走出去”政策和“一帶一路”戰略下,遠洋大軍靠着鉅額補貼攻城掠地,插旗全球主要的海上漁場,也被視爲非法、不報告、不受管制(Illegal, Unreported and Unregulated,簡稱IUU)的非法漁撈“頭號罪犯”。總部位在英國的環境正義基金會(EJF)今年元月發佈《一網打盡:中國遠洋船隊涉及非法、不報告和不受管制的漁業活動之規模、性質與企業結構》中文版報告,透過全面的資料分析發現,中國遠洋船隊持續剝削髮展中國家的海洋資源,危及其人民生計和糧食安全。

中國遠洋船隊的漏網之魚

環境正義基金會東亞經理邱劭琪指出,在1987年到2019年間,中國遠洋船隊的年平均產量增加近14%2019年被列爲遠洋漁船的船隻數量增加了47艘,總計達到2701艘,不過,中國農業農村部的官方資料似乎低估了中國遠洋船隊的總規模。

 

中國未把在黃海、東海、南海作業的船隻算入遠洋漁船,遠洋船隊的規模可能被低估。(法新社)
中國未把在黃海、東海、南海作業的船隻算入遠洋漁船,遠洋船隊的規模可能被低估。(法新社)

 

儘管國際上對遠洋漁業沒有共通的定義,普遍認爲在船旗國的專屬經濟海域以外作業的船隻屬於遠洋漁船。“中國對遠洋船隊的定義有所不同,鄰近中國有多個爭議性的海域,在黃海、東海、南海作業的船隻都未被算入遠洋漁船,另外,中國把懸掛其他國家船旗但爲中國公民、法人或是其他組織所擁有的船隻納入中國的遠洋漁船。”邱劭琪說明,“兩者一加一減,官方數據和實際數量可能存在差距。”

中國遠洋船隊的黑數難以掌握,不過,環境正義基金會藉由AIS衛星訊號的船舶識別系統追蹤在海上作業的漁船,或是跟加納、塞內加爾等地的家計型漁業合作,由漁民拍照或回報可疑的漁船情報,同時參照當地漁政資料,發現很多是沒有被中國農業農村部列入的黑數漁船。

加納的案例徹底打臉中國官方資料的可靠性和準確性。邱劭琪表示,根據中國農業農村部的資料,加納在遠洋漁業計劃中佔有重要角色,排名爲第13的境外專屬經濟海域,在2019年至2020年期間有13個計劃執行,總共有13艘漁船,然而這個數字低估了在加納水域作業的漁船真實數量,EJF的調查報告顯示,截至2019年底,8家中國公司、實際擁有57艘漁船獲准在加納的專屬經濟海域作業,再檢視加納漁業和水產養殖發展部20206月公佈的授權資料,實際作業的船隻數量也和中國公佈的13艘漁船存在明顯差異。

位於非洲東南方、印度洋上的塞舌爾共和國是另一個例子,懸掛中國船旗的漁船在該國水域作業,但卻未列入農業農村部已獲准的遠洋漁業計劃中。邱劭琪指出,2019年塞舌爾授權44艘中國遠洋漁船在專屬經濟海域作業,雖然無法找到2020年塞舌爾漁業管理局授權中國遠洋船隻的資料,但是透過船隻發送的訊號,可從AIS系統中發現中國船隊仍在塞舌爾水域內進行捕撈活動,這些都顯示出中國遠洋漁船的數量或許可要打上一個問號。

 

拖網漁船是中國過洋性漁業計劃中最常見的船隻類型,圖爲停靠在塞內加爾的中國拖網漁船。(EJF提供)
拖網漁船是中國過洋性漁業計劃中最常見的船隻類型,圖爲停靠在塞內加爾的中國拖網漁船。(EJF提供)

 

相較非洲等漁撈地點受到國際社會和非政府組織高度關注,“聚光燈”效應讓更多非法漁撈案件被看見,公海卻是真相拼圖中缺失的一塊。邱劭琪表示,由於公海地區較難追蹤,同時沒有強而有力的執法機關,導致這些區域在分析中的代表性不足,但非法和非永續的漁撈活動可能仍是非常普遍,沒有記錄到非法漁撈事件並不代表沒有,反而很可能反映出缺乏監測,需要有更多的資源和政治意願來投入監管。

“舉例來說,日本的巡邏艦就常向北太平洋漁業委員會通報,沒有註冊紀錄的中國漁船在委員會管轄的範圍內捕魚。”邱劭琪進一步說明,“這是因爲中國漁船在這個區域非常活躍,同時也因爲日本有足夠的資金和政治意願去執行公海巡邏、監看是否有非法船隻活動,但是許多國家特別是開發中國家可能沒有這樣的資源或政治意願去做海上巡邏,所以它反映出來的案件和現實會有差異。”

一帶一路掏空海上糧倉

中國將遠洋漁業區分爲在公海捕撈的“大洋性漁業”,以及在他國專屬經濟海域內作業的“過洋性漁業”。環境正義基金會分析2019年和2020年農業農村部獲准的遠洋漁業計劃,有33.6%是在特定國家的專屬經濟海域,其餘66.4%則是遍佈印度洋或北太平洋等區域,而非洲是中國遠洋船隊的重要版圖,佔獲准遠洋漁業計劃的78.4%,在發佈的公告中提到29個專屬經濟海域,非洲國家就佔了20個,亞洲位居第二,佔19.7%,再來則是南美洲,佔了1.9%。非洲許多漁業資源已遭到嚴重剝削,若持續開發下去,貧困的沿海社區無可避免被推向災難命運。

以過洋性漁業來看,毛里塔尼亞是中國遠洋船隊最活躍的地區,在該國漁場作業的船隻約佔所有過洋性漁業計劃的30%,緊隨其後的是緬甸、幾內亞比索、塞內加爾和摩洛哥,此外,拖網漁船是過洋性漁業計劃中最常見的船隻類型,超過五分之三的漁船使用這種漁具,而中國拖網漁船經常採用底拖網捕撈,造成更多混獲、棲地破壞以及相關碳排,帶來顯著的生態衝擊。

“這些國家都是跟中國有簽署一帶一路文件的國家,所以對中國政府而言,遠洋船隊是國家戰略的一部分,來執行所謂的走出去、一帶一路或是海洋命運共同體等政策的重要一環。”邱劭琪點出過洋性漁業的“政治特質”,“這些國家剛好都比較缺乏資金和監管能力,中國漁船在這些海域捕撈會不會有一些非法或是侵犯人權的問題,這也是讓我們很擔憂的一個部分。”

中國遠洋船隊和跨國企業前仆後繼入主非洲,當地漁民有如小蝦米無力對抗大鯨魚。以環境正義基金會在西非的調查爲例,毛里塔尼亞是生產魚粉和魚油最重要的西非國家之一,大部分的魚粉和魚油會出口到中國、歐洲或其他富裕地區,作爲養殖漁業的飼料或其他產品,這已經改變當地小型漁業的作業型態,迫使漁民要跟大型工業船隻和跨國企業直接競爭,而這些跨國企業又運用大量的政治和經濟力量來獲取當地重要的自然資源,家計型漁業根本無力招架。

環境正義基金會長期關注加納的中資拖網船隊,這種破壞性漁撈嚴重威脅當地小型漁業社區的人權,“我們2021年的報告顯示,80%90%的漁民和處理漁獲的工人回報過去5年的收入減少,75%的漁民回報與拖網漁船的衝突增加,不少人反應漁具被拖網漁船給破壞了。”邱劭琪說明,“這個研究也發現更深遠的連鎖效應,50%的漁民和60%的漁獲處理工人表示他們去年沒有足夠的食物,15%20%的兒童在完成小學教育前輟學,因爲他們可能要幫忙分擔家計,而70%75%的受訪者表示,他們的生活條件在過去5年其實是下降的。”

西非陷入非法漁撈重災區

西非漁民成了大型工業船隊掠奪下的犧牲品,糧食安全問題浮上水面,雪上加霜的是,西非也是中國遠洋船隊IUU非法漁撈事件的熱區,讓當地的漁業資源和人民生計更顯得脆弱。

環境正義基金會分析2015年至2019年與中國遠洋船隊相關的554IUU非法漁撈事件,西非就佔了28%     ,成了頭號重災區,而在西非國家當中,發生在加納的違法數量最多,接下來是塞拉利昂共和國(又譯爲獅子山共和國)和毛里塔尼亞。事實上,他們也在加納發現多個與中資拖網漁船有關的可疑船隻活動事件多次涉嫌入侵禁捕區,但是這些事件未被列入這次的分析之中。

 

面對挾帶國家力量的中國遠洋船隊大肆捕撈,加納的家計型漁業毫無招架能力。(路透社)
面對挾帶國家力量的中國遠洋船隊大肆捕撈,加納的家計型漁業毫無招架能力。(路透社)

 

到底中國遠洋船隊在西非的捕撈量有多大?邱劭琪表示,加拿大學者Daniel Pauly曾經在研究報告中估算,中國的底拖網漁船每年在西非地區的漁獲量約235萬噸,估計約佔中國遠洋漁業捕撈總量的50%,價值超過50億美元,但這是大約10年前的數據,現在的狀況肯定已經不一樣,而且這個數字跟中國官方紀錄有很大的矛盾,農業農村部的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遠洋漁業捕撈總產量爲231.7萬噸,兩者的落差投射出透明度不足,同時缺乏監管能量,甚至是沒有政治意願去處理遠洋船隊的問題,導致無法確實掌握真實的數據。

西非海域日漸枯竭,與此同時,聯合國糧農組織(FAO)的最新報告又捎來噩耗,受過度捕撈、污染和管理不善等因素影響,漁業資源繼續減少,處於生物可持續水平範圍內的漁業種羣比例從1974年的90%,下降到2019年的64.6%,其中57.3%達到可持續捕撈的上限。

停泊在港灣的獨木舟失去了活力,出海捕魚的日子愈來愈少,西非的飢餓危機不斷擴大,漁民低頭無語補破網,茫然的眼神透出殷切的渴望:這一場無煙硝的戰爭何時能終結?

 

 

撰稿、製作和主持:麥小田 責編:陳美華

添加評論

您可以通過填寫以下表單發表評論,使用純文本格式。 評論將被審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