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 財經時時聽:樓市利好政策連發 中國經濟要觸底反彈了?

2023.09.15
專欄 | 財經時時聽:樓市利好政策連發 中國經濟要觸底反彈了? 中國全國已經有超過30個省市發佈樓市優化政策,8月30日,廣州、深圳兩地率先落地執行首套房“認房不認貸”政策。
路透社資料圖片

最近幾周,中國政府推出了多種舉措來支持萎靡不振的房地產市場。雖然政策規模沒有達到2009年和2015年的大水漫灌式的強刺激,但涉及的範圍和廣度已經十分引人注目。八月底,多部委發文要將認房不認貸具體落實,全國首套、二套房首付比例下降。在此之前,中國政府已經下調首次購房者的貸款利率,甚至對已經買房者的貸款利率實施調降。另外,中國央行還自9月15日起,下調金融機構外匯存款準備金率兩個百分點。這一系列政策對中國各地樓市將起到什麼作用?中國房地產市場在這一輪刺激下,是否危機結束?房地產市場鬆綁中國經濟是否即將觸底反彈?本期節目將就中國樓市最新狀況進行探討。參加討論的嘉賓是旅美經濟學家秦偉平。

各地積極跟進”認房不認貸“政策

8月25日,中國住房城鄉建設部、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聯合印發《關於優化個人住房貸款中住房套數認定標準的通知》,推動落實購買首套房貸款“認房不認貸”政策措施。

根據這項措施,不管購房者有沒有貸款記錄,只要購房者證明其名下沒有房產,就可以按照首套房認定,從而享受首套房貸款的優惠政策,首付比例、房貸利率和稅費都要比之前的要低。全國首套、二套商貸首付比例下降至20%、30%。

根據中指研究院的報告,9月1日到11日,中國全國已經有超過30個省市發佈樓市優化政策,8月30日,廣州、深圳兩地率先落地執行首套房“認房不認貸”政策。9月1日,北京、上海全面跟進實施,力度超過預期。除了一線城市外,已有成都、杭州、廈門、長沙、蘇州等超過30個城市跟進落實“認房不認貸”。此外,近期南京、瀋陽、大連、蘭州、青島、濟南、福州、鄭州已經宣佈取消限購令,上海降低臨港新片區人才購房門檻,近日深圳已經優化離婚購房政策,北京則調整了海淀區29個二手小區指導價限制。

根據中國房地產經紀公司的數據,在新規定下,房主平均每月的貸款可以減少月850元人民幣,約合120美元。對於月收入平均3750元人民幣的普通城市居民來說,每月增加850元人民幣不容忽視。證券時報援引廣東省城規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學者李宇嘉的估算,全國每年可以大約減免約3000億人民幣的利息。

房企違約警報暫時消除?

最近中國房市利好消息不斷,陷入財務危機的中國房地產業巨頭碧桂園獲境內債權人批准,延期償還六隻境內債券三年。

路透社引述消息人士的話說,碧桂園的境內債權人12日就集團提出的八隻債券的展期方案進行投票。投票結束時,有六隻境內債券的展期方案獲得通過。其餘兩隻債券的展期方案將延遲投票。

儘管如此,中國房企還債壓力仍在惡化。近日有房企負責人在與債權人溝通時下跪哭訴的場景在社交媒體廣爲流傳。

據本臺中文部報道,北京房地產開發商石榴集團董事長崔巍11日在媒體溝通會上,向多家商業銀行和金融機構負責人下跪承諾說,以性命做擔保,如果因公司資不抵債給金融機構帶來損失,將從高樓跳下。

恆大地產集團的問題則還在蔓延當中。上個月恆大在美國法院申請破產保護。近日又傳,恆大新增十餘條被執行人信息,執行標的合計5.7億餘元,涉及金融借款合同糾紛等。

中國經濟觸底回升了嗎?

根據最新數據,中國經濟下滑的走勢似乎出現回升或降速放緩的跡象,但是,國際經濟預測機構對此似乎並不認同,接二連三地下調了對今年中國經濟增長的預測。

中國8月份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恢復了同比上升,似乎暗示CPI下滑的局面已經逆轉。然而,據華爾街日報報道,經濟學家們認爲,由於8月CPI同比增長僅僅勉強高於零,但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PPI連續11個月下滑,只是降幅收窄,中國還沒有走出通縮的困境。

路透社日前對76名中外經濟學家進行調查。結果發現,經濟學家們對中國經濟看法並不樂觀。他們認爲,中國經濟今明兩年的增長將低於之前的估計。他們當中多數人的預測是5%,低於七月調查預測的5.5%。

 

以上是本期的財經時時聽,感謝您的收聽。我是饒怡明。如果您對本節目有什麼意見和建議,歡迎寫信到fankui@rfa.org.或我個人推特賬號是RFA_RYM進行聯繫。

那麼就在此祝福各位有個愉快的週末,下次節目再會!

撰稿、主持、製作:饒怡明

添加評論

您可以通過填寫以下表單發表評論,使用純文本格式。 評論將被審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