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 財經時時聽:碧桂園等接連爆雷 中國雷曼時刻已至?

2023.08.25
專欄 | 財經時時聽:碧桂園等接連爆雷 中國雷曼時刻已至? 8月14日碧桂園股票大跌。圖爲碧桂園上海分公司。
路透資料照

所謂十次危機,九次地產。素有"宇宙第一房企"稱號的碧桂園近日傳出境外債務違約的消息。無獨有偶,中國民間資產管理巨頭"中植系"旗下的中融信託雷,投資人紛紛組織起來,上北京討要說法。而負債累累的恆大日前也在美國申請破產保護。一系列事件表明,中國多年來拉動經濟的房地產問題逐漸浮出檯面,一場巨大的金融危機正在蔓延開來。本期節目將就這些發展進行探討.參加討論的嘉賓是旅美經濟學家秦偉平。

三好學生碧桂園也出事

八月初,碧桂園因兩比總計2250萬美元的債券利息無法兌付,正式觸發債券違約,碧桂園對外宣稱出現了“階段性流動壓力”。

今年上半年,中國房地產經歷一場寒冬,碧桂園的樓盤銷售急轉直下,創下多年最低水平。截至6月30日,碧桂園上半年淨虧損約爲450億至550億元。

銷售下滑的同時,龐大的外債壓力也讓碧桂園喘不過氣。今年上半年,碧桂園的外債總額達到1.45萬億元。對於這次危機,碧桂園的官方說法是,受近期銷售額下降與再融資情況持續惡化,疊加各類資金監管的影響,公司賬面可動用資金持續減少。

碧桂園一直以來償還債務方式主要是銷售回款和在美元債市場借新還舊。伴隨中國房地產市場進入下行週期,房子越來越難賣,房企的償債能力不斷減弱。此外,美聯儲連續加息,也讓中資房企在美國市場發債的成本越來越高,房企融資越來越困難,槓桿風險達到崩潰邊緣。

自從碧桂園爆出危機以來,根據統計,截至8月21日,在上海和深圳兩市,至少有49家上市公司遭投資者詢問與碧桂園相關的問題,有供應商已經成立專門小組,也有多家銀行出面闢謠否認與碧桂園有千億元人民幣貸款掛鉤。

另據《華爾街日報》,債務累累的恆大8月17日在美國申請破產保護, 將尋求法院批准190億美元債務重組。有分析認爲,恆大此舉目的在保全資產,免遭美籍債權人扣押清盤,以此來爭取時間和籌碼,遊說所有債權人接納債務重組方案

房地產危機延燒到金融業 中國的雷曼時刻已至?

碧桂園雷之際,中國最大民營資產管理集團“中植系”因投資房地產失利,也傳出雷消息。涉及資金不亞於恆大,虧損超過千億元人民幣,旗下央企“中融信託”停止兌付,涉及資金3500億元人民幣,其中300萬以上淨資產投資者超過10萬人。

據瞭解,“中植系”是多個企業組成的民間金融集團,擁有金融業“全牌照”,涉獵範圍很廣,從礦山到資產管理,對於房地產有很大依賴。旗下金融機構包括中融信託、中融基金、橫琴人壽、恆邦財險,

從8月8日起,中融信託的投資人陸續收到產品停止兌付通知。停止兌付前,中融還拼命吸收資金,雷後迄今不聞不問。

根據澎湃新聞,在房住不炒的政策下,房地產業從銀行貸款受到限制,中融信託等公司成爲新的渠道,牽扯到的合作伙伴如華夏幸福、融創、恆大集團、陽光城等數十家企業。當前房地產信託違約後遺症蔓延,讓本陷泥沼的“中植系”雪上加霜。

中國央行再度降息但似乎不打算救助房地產業

碧桂園雷後,中國人民銀行在8月21日宣佈再度降息,下調了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以應對新冠疫情後的經濟增長放緩。這次降息,一年期的LPR降10個基點,從之前的3.55%下調至3.45%,5年期的LPR不變,維持在4.2%。

據路透社報道,中國的大部分新增貸款和未償還貸款均已一年期LPR爲基準,而五年期LPR主要爲銀行發放住房抵押貸款等長期貸款的利率定價提供參考,繼6月份兩度下調利率後,目前這兩個利率均處於歷史低點。該決定旨在鼓勵商業銀行以更優惠的利率以增加放貸。

這次下調利率並不包括五年期LPR讓許多分析師感到意外。他們原本預計,中國房地產行業和一些開發商違約風險上升,中國央行會進一步調降基準利率。

瑞穗銀行首席亞洲外匯策略師張建泰說:“這表明中國央行政策引導向市場傳遞的有效性存在問題,中國當局可能缺乏通過貨幣寬鬆刺激房地產行業和經濟的有效工具。” 他認爲這樣的決策“對中國的經濟增長前景和人民幣匯率可能不利”。

以上是本期的財經時時聽,感謝您的收聽。我是饒怡明。如果您對本節目有什麼意見和建議,歡迎寫信到fankui@rfa.org.或我個人推特賬號是RFA_RYM進行聯繫。

那麼就在此祝福各位有個愉快的週末,下次節目再會!

撰稿、主持、製作:饒怡明

添加評論

您可以通過填寫以下表單發表評論,使用純文本格式。 評論將被審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