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 財經時時聽:罰沒經濟加速小企業倒閉

2023.07.01
專欄 | 財經時時聽:罰沒經濟加速小企業倒閉 賣五斤芹菜陝西店主被罰逾六萬,輿論指當局爲創收不擇手段。
路透社資料圖片

聽衆朋友好,歡迎收聽自由亞洲電臺的財經時時聽,我是饒怡明。

中國地方債務問題嚴重爲時已久,在財政入不敷出的情況下,地方政府巧立名目,不斷對普通百姓開出各種奇怪的罰單,來增加收入。近期,上海多家餐廳就因涼皮上加了黃瓜絲,遭到重罰,引發各界熱議。在這波罰款經濟的推動下,民衆或店家屢屢因一些小事情被政府重罰。小微企業的生存空間更加困難。那麼,罰款經濟不加控制會帶來什麼危害?肆意罰款是某些政府部門的個別行爲,還是中央默許的操作?罰沒經濟猖獗的城市都集中在那些地區?本期節目將就以上話題進行探討。參加討論的嘉賓是旅美經濟學家秦偉平。

餐飲業頻遭罰款

最近上海米帆餐飲金橋分公司因爲涼皮上添加黃瓜絲,被重罰5000元,上了熱搜。許多網友大罵“荒唐”,“濫用法規”。其實,這並不是因爲黃瓜涼菜而被罰款的第一批餐飲業,據報道,各地至今已經有1千多家餐飲店因爲銷售涼拌黃瓜等遭受處罰。

在經歷了三鹿奶粉等食安危機後,中國政府在2015年推出了號稱全球最嚴格的《食品安全法》,不過食品安全問題依然層出不窮。

對於餐飲業來說,不辦涼菜證就被罰,但是辦證門檻又高。根據微信公衆號餐飲企業老闆內參的介紹,以經常踩坑的黃瓜絲爲例,其隸屬於冷食類食品製售一項,而要取得這項許可,需要店裏有不低於5平米的獨立空間,具備二次更衣的消毒設施,空氣消毒設備和獨立空調,這對於小餐飲業來說,是很難達到的要求。

除了涼菜證外,最近因爲“未提示食品浪費”而被罰的商家也越來越多。一名消費者在火鍋店購買16只雪糕,因爲拆封又沒有喫完,商家未盡到“反食品浪費監督引導”而被罰款2000元。

今年3月,中國市場監管部門在全國範圍內部署開展制止餐飲浪費專項行動,例如,加大對餐飲外賣、婚宴、自助餐、單位食堂等重點領域的檢查。針對平臺主題,加強行政指導,防範點餐浪費。針對商戶主體,倡導合理調整菜品分量。

中國《反食品消費法》規定,各個餐飲服務業者應主動對消費者進行防止食品浪費提示,或者由服務員引導消費者按照需求適量點餐。

各地政府猛罰款搞創收

地方政府債務累累,爲了創造收入而胡亂罰款現象愈來愈猖獗。去年陝西榆林市有攤販因售賣20元不符合食安標準的芹菜,被重罰6.6萬元,後有媒體披露,該市2021年的負債率高達123%。

今年5月,河南安陽市黃縣超限運輸罰款亂象,成爲頭條新聞。罰單的理由都是超重運輸,一些貨車司機控訴,出發前貨車明明沒有超重,還是被罰。有位司機兩年收到27.5萬元的罰單。

河北省也有一名司機因北斗定位系統掉線,在唐山被罰款2000元並被扣車,而自殺身亡。不到一個月後,另有一名來自山東的卡車司機,因受不起5000元罰款的刺激,而當場服藥自殺,所幸及時獲救。這些都是罰款經濟所導致的悲劇。

值得注意的是,胡亂開罰款的對象,通常都是個體戶或小微企業,比如外賣騎手以及上述的司機和餐館。

根據北京《財經》雜誌的調查報告,2022年中國收入最高的40個城市共有194萬家企業倒閉,約佔總數的7%。在所有註銷的企業當中,微型企業佔了57.4%,如果把小企業也算進去,比例高達93%,反映小微企業抗風險能力弱,容易受到經濟週期影響。

中國很多小微企業在疫情衝擊下出現經營困難,倒閉了不少。在中國經濟還未復甦情況下,地方政府又巧立名目增加罰款,勢必讓中小微企業面臨更加惡劣的營商環境。如此一來,對中國的就業以及經濟復甦必將帶來負面影響。

罰沒經濟東北、西南和華北等地最猖獗

罰沒收入一般指的是地方政府在執法時、司法機構對違法、違章者罰款、以及沒收的贓款和贓物變賣的價款。屬於非稅收入的部分。

一般而言,地方政府的收入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公共財政收入,另一種是基金收入。公共財政收入主要包括“稅收收入”和“非稅收入”兩部分。從發展方向看,地方政府收入應該以“一般公共預算”爲主。而一般公共預算應該以稅收收入爲主。包括罰沒收入在內的非稅收入佔比應當呈下降趨勢。

一個城市的罰沒收入與稅收收入的比值,可以反映當地財政收入的質量。北京財經雜誌日前發佈調查發現,在247個地級以上城市進行比較發現,三分之二罰沒收入佔比集中於3%-8%,有29個超過10%。罰沒收入佔比不應過高,也不應增長過快。高增速不一定意味着亂罰款、亂攤派等行爲,但卻可以提供一個參考方向。

財經雜誌的調查發現,247個城市中罰沒收入佔比中間值是5.8%,最高值爲廣西梧州29.8%,最低的是蘇州1.1%。

罰沒收入佔比最高的10個城市分別是:梧州、賀州、邵陽、盤錦、烏蘭察布、佳木斯、廣元、湘西、巴中、河池。大多位於東北、西南、華北地區。

調查發現,絕大部分的一二線城市以及省會的城市罰沒收入佔比相對低,增速也相對合理,而三四線非省會城市的數值則相對較高。

以上是本期的財經時時聽,感謝您的收聽。我是饒怡明。如果您對本節目有什麼意見和建議,歡迎寫信到fankui@rfa.org.或我個人推特賬號是RFA_RYM進行聯繫。

那麼就在此祝福各位有個愉快的週末,下次節目再會!

撰稿、主持、製作:饒怡明

添加評論

您可以通過填寫以下表單發表評論,使用純文本格式。 評論將被審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