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 財經時時聽:跨國巨頭高管密集中國行,和中國領導人唱什麼雙簧?

2023.06.09
專欄 | 財經時時聽:跨國巨頭高管密集中國行,和中國領導人唱什麼雙簧? 中國外長秦剛5月30日在北京高調接見特斯拉首席執行官馬斯克
美聯社圖片

聽衆朋友好,歡迎收聽自由亞洲電臺的財經時時聽,我是饒怡明。

隨着特斯拉首席執行官馬斯克再度踏上中國土地,近期外國企業高管訪問中國非常密集,引發關注。這些巨頭的高管們不約而同表達一個信號,那就是:非常看好中國市場,將繼續開拓在華業務。衆所周知,由於美中關係緊張,加上中國嚴格清零政策,近年外商對華投資已經持續大幅放緩。今年以來,中國政府一方面宣稱歡迎外資,一方面通過反間諜法修正,限制外國公司獲取中國資訊,再次引發了外資在中國開展業務的擔憂。這些巨頭高管看到了什麼機會?中國政府對外資的反覆的態度應該如何解讀?過去幾年外國對中國投資呈現的分化說明了什麼現象?本期節目將對以上話題進行探討。參加討論的嘉賓是旅美經濟學家秦鵬。

外企高管看好中國市場?

五月底,時隔三年後,全球電動車企巨頭特斯拉首席執行官馬斯克再度到訪其最大生產中心-中國。馬斯克此行受到中國官方高規格的接待。據稱,馬斯克表示,特斯拉願意繼續拓展在華業務,並反對美中經濟脫鉤,他還說,美中兩國利益交融,如同連體嬰般密不可分。

馬斯克是自從中國去年12月調整和放鬆疫情政策後,首批重返中國的美國企業高管之一。今年3月北京舉辦中國發展高層論壇,當時蘋果公司的首席執行官庫克出席該論壇。輝瑞和保潔的首席執行官也出席了該會。

另外,摩根大通第十九屆全球中國峯會5月31號在上海開幕。包括摩根大通、星巴克、福特等多家跨國企業高管參加。

這些國際巨頭高管們不約而同都表示,將持續看好中國市場,甚至增加在華投資,並稱美中經濟脫鉤是不現實的。

6月5號,中國商務部市場體系建設司長周強表示,今年中國將持續擴大市場準入,進一步取消或放寬准入限制。同時開展投資中國年招商引資活動,吸引外資。

招商還是打壓?中國政府表裏不一

雖然中國官方不斷宣稱降低門檻,吸引外資,但是卻表裏不一,說一套做一套。

近期中國有關部門將外國在華的顧問和諮詢工作作爲打擊對象,突擊搜查、拘留和逮捕有關人員的做法,再度引發人們在中國開展業務的擔憂。

日本的安斯泰來製藥、德勤、美思明智集團、貝恩公司、以及凱盛榮英等知名企業今年以來密集受到打壓。上述的幾家國際資訊公司幫助外國企業在投資某家中國公司之前評估投資風險。

全國人大常委會在四月通過了反間諜法修訂案,加劇了人們的不安,因爲該法擴大了對間諜行爲的定義。外國企業在華部門的員工可能因爲正常的商業活動,比如收集競爭對手、市場和行業的信息,被當成間諜而獲罪。預計該法今年7月1號生效。

外國對華投資呈現分化趨勢

隨着中國政府擴大反間諜法,外商投資的前景更加黯淡。鑑於美國拜登政府準備美國對華投資方面實施新的限制,與美日益緊張的關係也可能會限制外商投資。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稱,中國的國際收支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的外商直接投資同比銳減43%,至1903億美元,顯著低於2021年的3340億美元以及2020年的2531億美元,爲2017年以來最低水平。國際收支是各個經濟體追蹤外商直接投資的常用指標。

根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的數據,七國集團經濟體,包括美、日、英、法、德、加拿大和意大利2021年對華投資總額僅爲163億美元,低於2020年的247億美元,以及2014年的353億美元的峯值。

BBC報道還稱,外國企業在中國的利潤堪憂。中國統計局數據顯示,1-2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8872億元人民幣,同比大幅下降23%,其中外商以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降幅35.7%,下降幅度最大。

中國美國商會主席華剛林表示,中小美資企業的全球抗風險能力相對較弱,因此不少在疫情期間已經關閉在中國業務。再加上今年嚴格封控,無法進入中國實地考察,新或擴大生產投資的決策都更加困難,少有新企業進入中國。

以上是本期的財經時時聽,感謝您的收聽。我是饒怡明。如果您對本節目有什麼意見和建議,歡迎寫信到fankui@rfa.org.或我個人推特賬號是RFA_RYM進行聯繫。

那麼就在此祝福各位有個愉快的週末,下次節目再會!

 

撰稿、主持、製作:饒怡明

添加評論

您可以通過填寫以下表單發表評論,使用純文本格式。 評論將被審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