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 財經時時聽:中國人口出現61年來首度負增長 清零加速人口危機
中國國家統計局最新公佈的數據顯示,中國人口在2022年爲14億1175萬,一年間人口減少85萬,出現61年來首度負增長。這個數據表明,印度很可能在去年已經超過中國,成爲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此外,中國人口的負增長趨勢,對中國以及世界未來發展產生重大深遠影響。本期節目將對這一歷史性轉折事件進行深入探討。參加討論的是旅美經濟學家秦偉平。
中國人口危機提前到來
中國國家統計局數字顯示,去年中國有956萬人出生,1041萬人死亡,一年間減少了85萬的人口。這是自從1961年三年大饑荒以來,中國人口首次出現負增長。
中國去年的死亡率高達千分之7.37,比2021的千分之7.18有所提高,達到文化大革命結束前的1974年以來的新高。
多年來,中國政府承認在人口問題上面臨挑戰。但在2017年公佈的一份藍圖中,中國預測人口將持續增長到2030年。但悲觀的現實,讓中國政府不得不面對。去年,中國官員預測,中國人口將在2025年或更早開始下降,2022年下半年,許多人口學家估計當年中國人口將減少。
聯合國人口專家認爲,中國的人口總數到了2050年還將減少1.09億人,這個數字比他們在2019年所作的預測翻了三倍之多。
印度取代中國成爲世界人口第一大國
中國最新公佈的人口數字表明,印度可能已經在去年超越中國,成爲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聯合國人口專家去年估計,印度人口總數在2022年將達到14.12億,當時他們認爲印度總人口要到2023年纔會超越中國。
印度每十年舉行一次人口普查,最近一次本應在2021年舉行,但因新冠疫情而延期。
印度人口不但總量超過中國,而且出生率一直較高,目前印度的人口出生率爲2.2,每年新生兒約在2500萬左右,而中國去年不到1000萬,從中長期來看,中國總量到了2100年可能降至印度一半。
從人口結構方面,印度也優於中國,中國已經步入老齡化社會。目前,中國人口平均年齡是38.8歲,印度是29歲。目前,印度是G20中增長最快的國家,到了2030年印度經濟體量可能與日本相當,僅次於美國和中國。
嚴格抗疫政策加速人口危機
三年的疫情和嚴格的抗疫政策,除了導致死亡人數上升,也導致中國經濟增速降低,失業率飆升,結婚和生育人口下降。
根據人口學家易富賢的估算,疫情和嚴格的清零政策導致中國2021到2023年三年間少出生200萬人,這對於今後幾十年的社會經濟活力都有很大的影響。
在放鬆疫情限制後,中國正面臨一輪最致命的疫情衝擊,據信已經有數億人感染.根據中國官方公佈的數據,自去年12月初以來,與新冠感染相關的死亡病例已經接近6萬例,但仍有專家認爲這個數字可能被低估了。
去年中國人口死亡統計數字在多大程度上與當局突然改變防疫政策有關,目前並不清楚.但世界衛生組織要求中國當局提供新冠死亡的真實數據.
未來中國總人口縮減,人口老化的趨勢將繼續下去,將對中國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帶來不利影響。
根據華爾街日報報道,中國2022年經濟增長僅有3%,較2021年的8.1%增速大幅放緩,除了2020年的2.2%的GDP外,去年是自從文革結束以來, 中國經濟增長最慢的一年。
以上是本期的財經時時聽,感謝您的收聽。我是饒怡明。如果您對本節目有什麼意見和建議,歡迎寫信到fankui@rfa.org.或我個人推特賬號是RFA_RYM進行聯繫。
那麼就在此祝福各位有個愉快的週末,下次節目再會!
撰稿、主持、製作:饒怡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