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 解讀新疆:多國審查維吾爾人強迫勞動產品供應鏈;兩名維吾爾人因宗教活動被捕

2023.07.07
專欄 | 解讀新疆:多國審查維吾爾人強迫勞動產品供應鏈;兩名維吾爾人因宗教活動被捕 人權活動人士2023年5月10日在德國柏林頭戴大衆汽車首席執行官布魯莫及中國領導人習近平的面具在大衆公司股東年會會場外進行抗議
世界維吾爾大會

聽衆朋友大家好,我是陳愛禎,歡迎您與我一起解讀新疆。一系列跨國公司 ,包括德國汽車巨頭大衆汽車、西班牙服裝商颯拉( Zara )和中國在線零售商拼多多( Temu), 近期受到重新審查,因爲據稱,他們沒有充分努力確定其供應鏈中是否使用維吾爾人強迫勞動。此外,兩名維吾爾人已證實在新疆因參與宗教活動被拘留,根據《新疆警方檔案》中的信息還指出了他們被捕的其他原因。本期節目中,我們就一起來了解這些情況,相關人士的談話由安克錄音。

在歐洲,一個著名的人權組織和另外兩個組織於 6 月 21 日向德國當局提出申訴,指控大衆、梅賽德斯-奔馳和寶馬沒有采取適當措施來防止或消除汽車製造過程中的強迫勞動。

在美國,美國衆議院中國問題特別委員會的一份報告稱,拼多多甚至未能“維持有意義的合規計劃的表象”。

優衣庫母公司迅銷集團和颯拉服裝連鎖店的所有者盈迪德集團( Inditex )是巴黎歐洲維吾爾研究所和其他幾個非政府組織近日提起申訴的對象。 

巴黎法庭的申訴中稱,這些品牌繼續無視新疆當局的侵犯人權行爲,並從強迫勞動中獲利。

巴黎歐洲維吾爾研究所所長迪麗努爾 ·熱依汗(Dilnur Reyhan )告訴《日經亞洲》:“經濟參與者有責任證明他們的產品沒有受到強迫勞動的污染。”

近年來,中國當局因嚴重侵犯以穆斯林爲主的維吾爾人的權利,包括強迫勞動,而受到國際社會的嚴厲批評。

美國政府和包括德國聯邦議院在內的幾個西方議會宣佈,中國西部地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暴行構成種族滅絕或反人類罪。                     

作爲回應,更多西方國家政府正在打壓其產品和供應鏈涉及維吾爾人強迫勞動的公司。

德國的申訴和美國衆議院的報告都引用了各自國家最近通過的旨在制止維吾爾人強迫勞動的法律。

總部位於柏林的歐洲憲法與人權中心 (ECCHR) 於 6 月 21 日提出申訴,這是自 1 月份新法律實施以來首次就維吾爾問題提起訴訟,該法律要求德國公司採取適當措施防止或消除強迫勞動。

歐洲憲法與人權中心、世界維吾爾代表大會和德國道德股東協會去年引用了英國謝菲爾德哈勒姆大學的一份報告,該報告記錄了維吾爾地區整個汽車供應鏈中存在強迫勞動的情況。 

謝菲爾德哈勒姆大學研究員亞里坤·烏魯吾堯勒 (Yalqun Ulughyol) 表示:“雖然大衆汽車等公司可能否認直接使用強迫勞動,但我們的調查重點是他們是否能保證其供應商不僱用維吾爾人強迫勞動。”

大衆汽車與其中國合作伙伴上汽集團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首府烏魯木齊設有一家合資工廠。

訴狀並稱,寶馬和梅賽德斯-奔馳也通過其供應鏈與強迫勞動有關。

大衆汽車爲其工廠進行了辯護,稱該工廠是典型的中國合資企業,沒有虐待工人的跡象。工人們現在正在該工廠對組裝車輛進行質量檢查。

這些公司表示,他們在供應鏈中嚴格執行人權標準,但歐洲人權委員會表示,“多份報告一致證實,獨立工廠審覈是不可能的。因此,公司不能依靠審計來履行人權盡職調查。”                                      

不過,針對該大學的報告,大衆汽車集團首席執行官奧利弗·布魯姆 (Oliver Blum) 6 月 21 日表示,該公司打算在今年晚些時候對烏魯木齊工廠進行獨立審計。

大衆汽車誠信與可持續發展傳播主管尼古拉·勞德 (Nicolai Laude) 告訴自由亞洲電臺維語組,他不知道投訴之事,也無法對其具體細節發表評論。

不過他表示,大衆汽車拒絕“一切形式的現代奴隸制,包括強迫勞動和人口販賣”。他說,

“如果供應商存在嚴重違規行爲,例如使用強迫勞動,如果供應商未能糾正其行爲,則將終止與他們的合同”。

德國供應鏈法案授權德國聯邦經濟和出口管制辦公室(BAFA)調查未能履行禁止強迫勞動義務的公司。如有必要,可以處以罰款,甚至可以暫停政府合同長達三年。歐洲憲法與人權中心在向該機構提交的申訴中表示,

“這些公司沒有提交證明文件,證明他們正在充分應對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供應商工廠強迫勞動的風險”。

道德股東協會的蒂爾曼·馬薩(Tilman Massa)告訴自由亞洲電臺,“這三家德國汽車公司的行爲缺乏透明度”。他說,

“即使是股東在年度股東大會上,他們也沒有回答我們關於他們在中國到底做什麼的問題。 他們官方告訴我們,他們履行了所有人權盡職調查義務,但沒有說明具體如何履行。

“因此,我們希望通過投訴,相應的國家當局能夠利用供應鏈盡職調查法中的新權力來真正調查德國汽車公司到底在做什麼,以確保他們在中國的供應鏈中沒有強迫勞動。”                               

與此同時,美國衆議院報告《快時尚與維吾爾人種族滅絕》稱,拼多多沒有任何制度來確保遵守 2021 年 12 月通過的《維吾爾強迫勞動預防法》(UFLPA),該法阻止進口由新疆強迫勞動生產的產品。

拼多多去年9月由一家總部位於上海的公司在美國推出,在其在線平臺上提供大幅折扣的產品,這些產品大多直接從中國運送給消費者。

6 月 22 日的報告稱,“美國消費者應該知道,拼多多的供應鏈受到強迫勞動污染的風險極高。”

這份報告是繼 5 月份初始報告的後續報告,該報告呼籲改變海關檢查的“最低限度”門檻。

該門檻允許拼多多和希音(Shein一家總部位於新加坡、由中國支持的全球時尚電子零售商)等外國快時尚網站將商品直接運送給消費者,如果包裹價值低於 800 美元,則不受《維吾爾強迫勞動預防法》的約束。

上週的報告稱,可能有30% 以上運往美國的包裹由拼多多和希音負責。

報告並稱,“儘管拼多多每年爲數百萬美國人的購物提供便利,但當被問及時,拼多多 沒有報告任何合規或審計系統來獨立覈實拼多多上列出的數以萬計的賣家沒有銷售由維吾爾人強迫勞動生產的產品” 。 

報告又說,“拼多多目前的合規計劃幾乎完全依賴於其位於中國的第三方賣家,這些賣家將貨物發送到美國,但數據不足,無法進行適當的海關審查”。

拼多多確實要求其 80,000 名賣家同意“第三方行爲準則”,其中包括樣板語言,表明該公司對使用強迫勞動採取“零容忍政策”。但報道稱,其中並未提及新疆或《維吾爾強迫勞動預防法》。

該報告包括一張在拼多多上出售的商品的屏幕截圖,該商品被描述爲帶有“新疆棉花”的吊墜。 

報告稱:“在回應我們的詢問時,拼多多公司承認,它沒有制定禁止銷售來自新疆的商品的政策。”

該委員會表示,將繼續努力審查中國以外的供應鏈,以及“耐克、阿迪達斯、希音和拼多多的相關商業行爲”。

六月二十七日,拼多多在領英 LinkedIn 上發佈了一名駐美國合規人員的職位,該職務將制定反洗錢、許可要求和報告義務的政策和程序。

另一篇帖子顯示,拼多多還在尋找律師幫助該公司制定商品篩查協議。路透社首先報道了這些招聘信息。

 此外,自由亞洲電臺證實,中國新疆當局以參加宗教活動爲由拘留了兩名維吾爾男子,並首次披露了拘留原因。

兩名男子的名字——現年約 35 歲的奧斯曼江·圖爾遜 (Osmanjan Tursun) 和據信 55 歲的克尤木·阿布都剋日木 (Qeyum Abdukerim)——都出現在“新疆警方檔案”中,這是從新疆警方電腦中竊取的機密文件,其中包含 83 萬人的個人記錄。

這些檔案還指出了拘留他們的其他原因。

這些檔案文件的日期是2017年至2018年,當時正值中國“嚴打”運動的高峯期,在此期間,數十萬維吾爾人和其他突厥少數民族被送往“再教育”營。它們提供了更多北京當局在新疆侵犯人權的證據,而中國政府一再否認這一點。

喀什疏附縣警方的檔案表明,當局認爲圖爾遜“危險且情緒不穩定”。 2017年,他被判處七年監禁因爲當局此前監禁了他的五名家人,其中包括他的母親、一個姐姐、兩個兄弟和一個嫂子。

但在接受關於新疆警方檔案中所列被拘留者命運的電話採訪時,站敏鄉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警察表示,圖爾遜和他的親屬“因爲2014年從事非法宗教活動”而被判刑。

這名警察表示,儘管喀什疏附縣警方檔案顯示,當局逮捕圖爾遜是因爲他的家人之前被捕,但警方實際上指控他擾亂公共秩序並與他人合謀。然而,這些記錄並未包含他被指控的犯罪細節,例如他如何、何時、何地擾亂公共秩序或與誰共謀。

自由亞洲電臺聯繫的警方還證實,喀什疏附縣警方檔案中提到的另一名被拘留者阿布都剋日木仍在監獄中。文件稱他被捕時約 48 歲,但沒有提供更多信息。

不過警方告訴自由亞洲電臺,當局因從事“非法宗教活動”而判處阿布都剋日木 10 年監禁。

一名官員表示,阿布都剋日木的“罪行”是“觀看非法宗教視頻和參加非法宗教佈道”。

 

撰稿、主持、製作:陳愛禎

添加評論

您可以通過填寫以下表單發表評論,使用純文本格式。 評論將被審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