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 解讀新疆:遭印度拘禁的維吾爾兄弟尋求加拿大庇護; 阿拉伯國家讚揚中國政府的維吾爾政策

聽衆朋友大家好,我是陳愛禎,歡迎您與我一起解讀新疆。十年前逃往印度的三名維吾爾兄弟現在打算向加拿大政府尋求庇護。據他們的律師說,兄弟三人自2013年起就被印度當局拘留,正面臨被驅逐回中國的威脅。此外,阿拉伯國家讚揚中國政府的維吾爾政策,稱新疆社會“和諧”,宗教自由。據觀察者表示,這些穆斯林佔多數的國家爲了自己國家利益而排斥維吾爾人。本期節目中,我們就進一步來了解這些情況,相關人士的談話由安克錄音。
三名維吾爾兄弟十年前從新疆逃離,此後一直被拘留在印度,他們的律師說,他們的目標是在加拿大尋求庇護。
他們的律師穆罕默德·沙菲·拉蘇 (Muhammed Shafi Lassu) 表示,三兄弟在印度被拘留了 10 年,並在印度尋求庇護未果,他們面臨着被驅逐回中國的可能性越來越大。
拉蘇近日在接受自由亞洲電臺採訪時表示:“印度政府感受到中國的威脅,這就是爲什麼他們對釋放這些人並給予他們政治庇護猶豫不決,他們正在積極避免這樣做。在某種程度上,他們寧願將他們拘留。”
自 2013 年在印度北部查謨和克什米爾地區被捕以來,阿迪力、阿卜杜哈利克和阿卜杜薩拉姆·圖爾遜兄弟已被轉移到克什米爾的各個拘留中心。拉蘇說,他們現在被關押在查謨市的一所監獄中。
拉蘇表示,如果有國家向圖爾遜三兄弟提供政治庇護,他將向印度最高法院請求釋放他們。
今年2月,加拿大提出安置1萬名維吾爾難民,給他們帶來了新的希望。
爲了幫助人們申請庇護,一個名爲“加拿大維吾爾人權倡導者項目”的人道主義組織設立了一個在線申請表,拉蘇說,他計劃代表兄弟三人使用該申請表。
他表示,希望這將會比他之前向加拿大政府寫信請求庇護但沒有得到任何回應的情況,獲得較好的結果。
拉蘇說,他還代表兄弟三人寫信給幾個阿拉伯國家,不過他說,這些國家的官員“對侵犯人權的行爲並不關心”。
美國和聯合國敦促不要將維吾爾難民遣返中國,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多達 180 萬維吾爾人和其他人被關押在“再教育”營、遭受酷刑、凌虐、性虐待和強迫勞動。
2013年,面對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中國政府的迫害,當時分別爲16歲、18歲和20歲的圖爾遜三兄弟,艱難穿越崎嶇的喀喇崑崙山脈,進入印度克什米爾拉達克地區。
他們被當地印度邊防部隊所屬的印藏武警部隊逮捕,並被拘留了大約兩個月。
拉蘇說,兄弟三人承認越過邊境,並被轉移到克什米爾查謨列城的一個警察局。 2014年7月,他們被指控非法入境,被判處18個月監禁。
但拉蘇說,印度當局後來根據克什米爾的一項特別安全法重新起訴了三兄弟,並在過去 10 年裏,每六個月延長一次對他們的拘留。拉蘇指出,
“這項法律異常嚴格,允許政府未經審判就拘留個人”。
拉蘇說,兄弟三人在被囚禁期間設法維持了他們的宗教崇拜,並學習了烏爾都語、印地語和英語。他說,
“他們在監獄裏每天祈禱五次並閱讀《古蘭經》。 他們在齋月期間禁食。他們始終保持着宗教奉獻精神。”
克什米爾獨立記者阿卡什·哈桑(Akash Hassan)就他們的案件撰寫了多篇文章,他表示,他們有被遣返回中國的危險。
哈桑說,印度政府已指示“有關當局啓動遣返程序。因此,這些人隨時都有可能被遣返回中國。”
拉蘇並說,他還向聯合國難民署(UNHCR)請求幫助。他告訴自由亞洲電臺,
“他們強調,如果政府正式承認這些人爲難民,聯合國難民署將爲他們提供各種支持和援助”。
但聯合國難民署對印度的其他難民沒有同樣的要求,包括 2012 年開始逃離緬甸的羅興亞難民。
自由亞洲電臺於 6 月 13 日向聯合國難民署駐印度辦事處的代表(Rama Dwivedi) 發送了有關三兄弟案件的問題清單,但尚未收到回覆。
記者哈桑說,即使拉蘇或另一位律師能夠將兄弟三人的案件提交印度最高法院,法院也不太可能做出對他們有利的裁決。
他說,印度在對待維吾爾人和西藏難民方面實行雙重標準。
哈桑表示:“一方面,印度歡迎數千名逃離中國控制的西藏地區的西藏難民,並且有大量西藏難民居住在印度。然而,維吾爾人的待遇有所不同。我認爲這種歧視性和差別待遇與維吾爾人的穆斯林身份有關。看來印度在莫迪總理的領導下,越來越多地擁抱右翼印度教民族主義。”
人權觀察組織南亞部主任米納克什·甘古利 (Meenakshi Ganguly) 6 月 13 日接受自由亞洲電臺採訪時表示,印度政府應停止將維吾爾人遣返回中國,並且不要將他們視爲罪犯。
她指出,儘管印度尚未簽署《聯合國難民公約》,但在涉及維吾爾人的案件中仍有義務遵守國際法。
此外,通過最近對維吾爾地區的兩次正式訪問,中國政府向維吾爾人及其盟友發出了令人心寒的信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壓迫政策是正確的,阿拉伯國家支持這些政策。
據中國官方媒體新華社報道,在 5 月 22 日至 24 日視察喀什和烏魯木齊時,最高政策顧問王滬寧叮囑當地官員“全面準確落實”習近平的治疆政策。
這些政策包括六年多的大規模拘留、長期監禁和強迫勞動。此舉被美國政府譴責爲種族滅絕,並被聯合國譴責爲潛在的危害人類罪。
王滬寧視察後不久,由22個阿拉伯國家組成的地區問題協調機構阿拉伯國家聯盟代表團於5月30日至6月2日訪問新疆。
據中國外交部稱,“代表團成員表示,新疆社會和諧,經濟繁榮,穆斯林依法自由行使民族宗教權利。”
代表團參觀了喀什的艾提尕爾清真寺,該清真寺多年來一直向遊客開放,但基本上禁止穆斯林信徒進入。代表團還參觀了喀什的老城區,政府以防震名義在當地進行了大部分拆除。
這次訪問令海外維吾爾人和人權活動人士感到沮喪,他們表示,代表團的到訪突顯了中國對其鎮壓行動的信心,以及包括許多穆斯林國家在內的世界大部分地區爲中國加油的渴望。
美國-伊斯蘭關係委員會政府事務部主任羅伯特·麥考表示:“看到伊斯蘭國家的穆斯林領導人允許中國利用他們來掩蓋對突厥穆斯林和其他少數民族的種族滅絕,令人失望。”
站在中國一邊 — — 並對政府迫害以穆斯林爲主的維吾爾人保持沉默 — — 顯然更符合他們的國家利益。
麥考說:“每個國家都以自己認爲的最佳利益爲出發點。目前,穆斯林國家正在爲中國提供掩護,因爲他們認爲這符合他們的經濟利益。”
王滬寧是中國最高政治機構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委員,也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主席。長期以來,分析人士一直將他視爲習近平的親密顧問和知己。這是他作爲中國政府中央新疆協調小組組長直接負責新疆政策以來首次訪問維吾爾地區。
據新華社報道,王滬寧向當地官員強調,新疆政策是“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戰略的一部分”。
羅伯特·麥考補充說,王滬寧表示新疆的穩定和公共秩序至關重要,實現新疆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責任重於泰山。另據新華社報道,王滬寧還要求官員“堅定不移推進反恐維穩常態化、法制化”。
華盛頓受害者組織共產主義受難者紀念基金會中國研究高級研究員兼主任鄭國恩 (Adrian Zenz) 表示:“王滬寧所說的與中共政權試圖描繪的表面上的正常化和表面上的安全削弱的事實是一致的。“但在本質上,對全面安全的強調是非常堅持的。”
王滬寧還稱,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是“實現黨的新疆工作總體目標的重要戰略力量”,其職能應“充分發揮”。
不過謝菲爾德哈勒姆大學的研究人員表示,被美國政府制裁的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職能,包括法外拘留和監禁、徵用土地、強迫人口遷移、鎮壓、先發制人的警務、社會工程、宗教迫害和強迫勞動。
謝菲爾德大學東亞研究講師大衛·託賓表示,王滬寧的訪問展示了中共在新疆行動上的自信和僵化。
託賓說:“黨國現在認爲自己在指揮,並且行動更加自信。然而,他們必須派領導人提醒地區領導人執行政策,這一事實表明他們意識到這種平衡、這種目前的和平是不穩定的,而且可能是暫時的,因爲任意拘留制度造成的問題是巨大的”。
撰稿、主持、製作:陳愛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