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華盛頓手記:老康秉燭:王康最後的告白(2):《悲慘世界》塑造人格/物我雙忘節氣人生


2020.06.23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WhatsApp
1 王康遺照,任國強2013年12月7日拍攝,北明2020年6月8日翻拍

王康最後的告白,自由亞洲電臺,華盛頓手記專題·老康秉燭。我是這個節目主持人北明。這個系列播出王康在生命最後日子裏的思想、感悟、見聞,這是第二集。

我介紹一下這些話語的由來。二0一九年九月中下旬,罹患晚期癌症、在休士頓治療期間的王康告訴我,他的治療將開始進入化療階段。這是傳統西醫治療癌症的最後手段。不過後來他聽從有經驗的醫生囑咐,延期了這一治療程序。我當即與他商議,每天給他一個問題,截至到第一百問爲止。提問內容不限範圍、不設畛域;回答不限時間、不論長短。唯一的請求是,他務必根據自己的狀態和日程,以不過量消耗體力、不影響日常作息爲前提。王康欣然應允,此後他日日努力,認真踐行諾言。

沒有料到的是,王康的體力日漸衰竭,這個每日一問的問答式訪談,日益艱難,有時必須停止提問而中斷,而且中斷的時間越來越長。有時他完全沒有氣力回答,但是一兩日、三五日之後,必然把回答補上。到了後期,他的體力極度衰竭,氣若游絲,我就中斷提問,等他回覆體力。到2019年12月底,王康幾乎再也沒有氣力哪怕是用微弱的話語完整地表達自己所思所感了。訪談被迫而中斷了三個月。

此後,他與我有一次長時間的聊天對華,涉及的是我們和全世界人類共同焦慮的問題,即氾濫全球的新冠生物病毒和紅色意識形態病毒的問題。我本以爲這位悲天憫人、以濟世救民爲己任的知識人,終於因沉痾在身,住進急診室,幾近昏迷,命在旦夕,無法繼續關注家國命運和人類災難,在前所未有的人類與中國災變的關鍵歷史時刻,他被迫退出歷史舞臺了。但沒有,他硬是撐住病體分析生物病毒和紅色病毒的來路去脈,深入挖掘本次災難的兩大毒素根源,向世人再度發出警告,顯示了一個知識人,社會的大腦,的歷史責任感和救世濟民的情懷。那次對話的時間是2020年3月25日,對話中他的那一部分談話,我在幾天之後的3月30日,他在世的時候,已經以“人類自戕的兩大思想資源”爲題,分上下兩集,在老康秉燭專欄中播出了。

在那次之後,除了極爲個別的例外,微信上,電話裏、信箱中以及其他社交媒體中,基本上再也沒有了王康的聲音,他真正地進入了生命的臨終階段。

親愛的朋友,這個系列,王康最後的告白,是一個不同尋常的訪問,提問斷斷續續,回答氣若游絲,前後持續了半年之久。面對王康日益衰竭的體力,這實際上是一個臨終遺言式的訪問。在我的記者生涯中前所未有,在中外新聞史上也絕無僅有,若非拜賜現代通訊技術,不可能實現。在每一次的臨時中斷之間,我之所以咬牙忍心把問題漸次呈上給他,讓他自己抉擇是否回答,是因爲,鑑於他是一位思考觸及中國未來文化復興的思想者,言論涉及中國文明與憲政道路的知識人、行爲全面出離紅色帝國體系而踐行獨立人格的孤臣孽子,精神、靈魂、信仰上日益積極的求道者,我希望留下他最後的話語,留住他生命終端的思想、精神的脈象、病痛中的感受、和這個特別時期的他的日常感念,以期提供給愛他的讀者、聽衆和未來歷史一個瞭解他研究他的一小塊他的私家田地,也是一手的資源。

好,我們現在進入正題。這一集播出兩個問答,下面是 2019年9月19日的問題:

“此生對你影響最大的文學作品是什麼?”

接下來是2019年9月20日的問題:”老康,爲什麼你的心情總是追隨自然氣候與節氣?”

各位朋友,這一次“王康最後的告白”系列之二到此結束。王康是一位不食世俗煙火而心懷悲憫的浪漫主義者。蘇格拉底有一句家喻戶曉的名言:沒有經過審視的人生是不值得過的。這話有些極端,但至少,沒有經過思考的人生是缺乏意義的。王康告訴過世人,他的人生不留後路,確實如此。而瞭解王康行爲方式的人,從這一集他的言論,可以確認:他的不留後路人生,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他的浪漫主義情懷與他對抗極權暴政的行爲一樣,全然徹底,是以生命爲代價的。

這是自由亞洲電臺,華盛頓手記專題·老康秉燭:王康最後的告白第二集。我是北明,下次再會。

王康骨灰漂葬儀式: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mk5ia-Eu2A

華盛頓手記·老康秉燭鏈接:https://www.rfa.org/mandarin/zhuanlan/huashengdunshouji/laokangbingzhu


添加評論

您可以通過填寫以下表單發表評論,使用純文本格式。 評論將被審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