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 北明非常識:流亡中的民運(下):依然不廢我絃歌!

2022.08.02
專欄 | 北明非常識:流亡中的民運(下):依然不廢我絃歌! 自由女神像
美聯社圖片

內容簡要:

5被中共惡業敗壞的民運信譽;

6民運的艱辛與堅持;

7美國人士對民運的評價讓中國民主人士意外;

8死猶未肯輸心去,依然不廢我絃歌。

 

鋒鏑牢囚取次過,依然不廢我絃歌。死猶未肯輸心去,貧亦其能奈我何。

——清·黃宗羲

 

被中共惡業敗壞的民運信譽

輔之以對人性弱點的利用,中共處心積慮的努力成效顯着。從多年前王炳章、彭明(已故獄中)的誘捕囚禁,到民運組織內部一些超常紛爭,在在證明中共陰暗勢力的惡業。

更需指出,中共惡業損害境外民運的信譽,其嚴重程度甚至導致一些曾經的民運人士或親民運的人士,公開宣佈退出或聲明自己不是民運人士,以便遠離「泥潭」,保護自己的清白。積羽可以沉舟,這種保護名譽的個人脫鉤行爲無可厚非。

 

然而更有海外異議媒體在報導相關消息時,特務與民運不分,對被起訴的中共特務使用“民運大佬”的稱謂,如:“重磅!美司法部起訴五名中共間諜,包括民運大佬”。 [1]美國司法當局起訴的是中共海外間諜,也就是特務,這是這則新聞的要旨,所謂“民運大佬”是中共間諜潛伏在民運中的外衣和掩護,潛藏再深,假冒依然是假冒,間諜不是民運人士。比如司法部是獵人,中共間諜是狼,民運隊伍是羊羣,因爲中共間諜披着羊皮混在羊羣中,報道居然狼羊不分,說:獵人抓捕五隻狼,包括羊。如果把這個句式簡化一下,去掉賓語“五隻狼”和修飾語“包括”,就成了“獵人抓捕……羊”,等於“司法部起訴……民運大佬”。

南轅北轍!

 

——一則新聞,標明“重磅”,以“民運大佬”等同於“中共間諜”,應該不僅是語文水平問題,當然也未必是刻意混淆視聽,但極有可能的是媒體記者在潛意識裏沒能區分“民運大佬”與“中共間諜”。如果這個假設成立,說明中共處心積慮的工作對民運人士信譽的損害深度及其潛移默化的特徵。要知道,這不是相似事物之間本來就模糊不清所導致的混淆,這是兩個徹底敵對、完全相反的事物的完美混淆。順便說一句,這則新聞的標題出來後,被海外媒體廣爲引用,對民主運動和民運人士造成了又一輪誤導性暗示和潛在傷害。卻居然無人看出破綻、提出異議!海外民運信譽受損的程度不僅深,而且廣,可見一斑。

 

民運的艱辛與堅持

本文指出中共以國家力量詆譭海外民運的惡業和惡果,目的並非爲海外民運自身的弱點辯護,那些弱點和曾經的醜聞幾乎盡人皆知,無需我絮聒,何況聖賢也有過去,罪人也有未來。在中共當局蓄意詆譭下,在海外民運的弱勢盡人皆知的情況下,尤其在旁觀者對海外民運的指責幾乎成爲中國境外政治正確的局勢下,我認爲指出被人們忽略的事實更重要:即便在中共如此惡業“加持”下,在最初的生存艱辛、逐漸加碼的輿論苛責、長期的資金的匱乏中,海外民運沒有銷歇零落做鳥獸散。

 

在八九雖敗猶榮的最初三兩年之後,漫長的低潮持續沖決中國政治文明的希望,蠶食人們追求民主的意志。當獲得八九六四綠卡的美國留學生們開始忘我地奮鬥、爭取永久改善自我生存狀態的時候,中國流亡的民主人士則空懷一腔政治熱情而失去了資金支援和必要的輿論關注。轉而先求生存,他們卻既沒有中國留學生的外語準備,也沒有蘇俄“哲學船”上流亡貴族們的經濟支撐,而且誰都知道,在以外語打工、掙錢、讀書、養家、爭取體面生活的同時,還剩下多少時間、精力和資源可供分配給他們心儀的民主事業!

 

八九至今長達三十三年——有些流亡者參與中國民主運動並遭受迫害更早,他們青絲坐牢白鬢刑滿,前腳出獄後腳流亡——近三分之一世紀裏,中共依靠全球化賺取紅利,坐大成魔,海外民運卻孤軍奮戰,年復一年承受着這個巨魔的滲透和破壞,遭受着輿論的指責甚至歧視,一手照顧自己生存,一手舉着追求政治民主化的旗幟,繼承八九精神,爲中國人的文明進化奉獻自己的時間、精力和所餘不多的資源。

 

後來,當中國海外綠卡留學生們站穩腳跟,安頓家人,或接父母探親甚至移民的時候,中國八九流亡者們不是被阻止回國探親,就是面臨抓捕不能歸去,有的被邀請回去「看看祖國大好形勢」,卻始終被跟蹤監控,最終只能選擇放棄。忠孝不兩全,這自古以來的悲劇被新舊大陸之間的廣袤海水醃出特有的苦澀,遙望年邁雙親,中國流亡者必須忍受子欲養,歸不得的哀傷,最終還必須經歷父母故亡,不能訣別、不能送葬的悲痛。從文字裏、敘談中、並肩行走途中、長途旅行車上,對空愴然的凝視和長久的沉默中,我聽見、看見過他們艱難地咀嚼吞嚥痛失父母的噩耗和無處安放的淚水與自責。其中有一位,其母因爲想念有國不能歸的兒子最終哭瞎了眼睛,病危的日子來臨了,他也沒能回到母親身邊。當他終於能跟母親咫尺面對敘談的時候,面對的是母親的一甕骨灰。他此生能爲母親盡的孝心就是埋葬母親的骨灰。他揹着骨灰去到臺灣安葬。下飛機,下車去墓地,他一路走一路與母親拉家常,好像要彌補的多年離棄母親的不孝之罪:媽媽,前面就要拐彎了;媽,我們現在就過橋;媽媽您不累吧,咱們就快到了……。這是諸多流亡者中幾乎唯一有機會親自爲父母送葬的例子。

 

1883年在法國巴黎的一個公園裏展出的自由女神像的頭部。(圖片來源:https://rarehistoricalphotos.com/statue-liberty-history-pictures-1875-2000/)
1883年在法國巴黎的一個公園裏展出的自由女神像的頭部。(圖片來源:https://rarehistoricalphotos.com/statue-liberty-history-pictures-1875-2000/)

 美國人士對民運的評價讓中國民主人士意外

捷克民主人士、前總統哈維爾最後一次訪美時回答聽衆提問說:即便不確切知道民主事業是否會在有生之年成功,也不應該放棄努力,他強調:“必要的是確信我們是正確的,我們擁有真理,我們相信我們的理念。……你不可能在最初就計算是否會成功。” [2]這是捷克歷經44年專制奴役,抵抗終於成功16年後,其民運傑出領導人在美國國會公開演講的經驗之談。這個回答至今又過去了17個寒暑,哈維爾先生早已去世,他的國家和歐洲已經進入另一個時代,世界格局已經發生巨大變化,中國依然在專制制度統治下,中國的民主人士依然堅信真理,孤懷獨往而不計成敗。宗教羣體除外,試問還有哪一個政治流亡羣體能夠任憑詆譭和遺忘輪番交替,不忘初衷,踐行理想,堅韌不拔?

 

美國是「五月花號」流亡者最初逃難和定居的家園,也是全世界流亡者的大本營,接納過無數來自全球各地因政治、宗教、經濟原因投奔而來的流亡者。從上個世紀開始,不止一個專制國家的政治流亡人士在這裏組織起來,爭取本國政治文明。同樣是遠離故土,缺乏資金,掙扎生存,長期堅持的煉獄,目睹各國民主團體狀況、接待各國組織遊說,比較之下,美國的人權活動家和國會議員助理們對中國民運團體評價讓中國民主人士喫驚:中國的民運團體何止不差!即便在最困難情況下也沒有販賣毒品,沒有走私武器,也沒有火拼打鬥,沒有涉獵其他違法之事。 [3]當然還不僅如此,中國海外民運在困境中從未停止過活動:他們針對性地舉辦各種研討活動和抗議行動,同時與國內同道保持聯繫,甚至輸送捐助……。

 

死猶未肯輸心去,依然不廢我絃歌

說到境內,中國浙杭地區人傑地靈,是近代仁人志士抗暴的傳統之地,從明代“東林黨人”到清朝“鑑湖俠女”秋瑾,從民國初期投身辛亥革命的“南社”成員到二戰時代統領國軍浴血抗戰的蔣中正及其同仁戴笠,是中國民族尊嚴的脊樑骨。言及中華民國,浙江出身的有影響的人物多達三千四百多名,[4]有“一部民國史,半部在浙江”之說。及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浙江英氣未斷,雄風猶存,依然是大陸中國抵抗專制暴政、追求民主自由的重鎮。但代代殺戮,層層關押,出獄後持續追蹤迫害,空前絕後鎮壓導致那裏的民運人士幾乎血流殆盡,人脈斷折,失去了起碼的活動空間。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不分軒至,在大陸如此的絕境中,中國政治制度的人性化與文明化,更應該是全體嚮往自由、擺脫奴役、身在異邦的人的責任和義務。然而海外,雖然習近平的苛政導致尋求政治庇護的人數已經高達73萬,以此爲志、挺身而出,身體力行,直接參與其中的只有民運人士。

歲月陶冶,大浪淘沙;盤點錯誤、分化整合;覺解參悟,自我更新;寒暑更迭中三十多年過去,如今依然站在民運隊伍裏的都是好漢!“鋒鏑牢囚取次過,依然不廢我絃歌。”如果說“米蘭·昆德拉離開了捷克斯洛伐克,米沃什離開了波蘭,他們將自己的經歷變成了現代文學名著”,[6] 那麼中國的海外民主運動人士則可能將自己的經歷變成傳奇——在坎坷而漫長的征程上頂住邪惡勢力,砥礪前行的當代傳奇。(完)

 

註釋:

 

[1] 引自並參見韓梅綜合報導:重磅!美司法部起訴五名中共間諜 包括民運大佬/  希望之聲2022年3月16日  。

[2] 北明:哈維爾關注極權國家的民主進程—— 哈維爾5•24華盛頓答各國異議人士及美國聽衆問現場記述(圖)/博訊/北明文集。

[3] 北明電話訪談魏京生/2022年7月15日。

[4] 參閱林呂建著《浙江民國人物大辭典》,浙江大學出版社2013年版

[5] 參見陳立羣、王康、北明:生爲萬夫雄,死演革命史——記浙江杭州八九民運/北京之春。2018年6月20日//另見RFA:華盛頓手記:上集《錢塘義士六四壯舉:“向我開槍”》2018年6月5日/下集《錢塘義士民運悲歌:“坐牢是我的工作”》2018年6月12日》)

[6] 科拉科夫斯基語,源自Leszek Kolakowski: Modernity on Endless TrialIn / Chapter Five: Praise of Exile,P.55-59/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00。

 

 

添加評論

您可以通過填寫以下表單發表評論,使用純文本格式。 評論將被審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