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平式官員"填不平"坑" 春晚在轉調?
已經連續播出41年的春晚在兔年除夕夜再次登場。不少觀衆注意到,今年的春晚似乎淡化了政治性,有些讓人意外。但其中以諷刺官僚主義、名爲《坑》的小品節目引起諸多揣測,甚至有人認爲,節目裏有句臺詞是在諷刺習近平。歷年以歌頌中國政府爲基調的春晚真的在轉調嗎?
小品《坑》可能是今年春晚最受關注的語言類節目了,不但社媒上對此有連篇累牘的評論,甚至連中共黨的機關都對此作出了回應。
《坑》所講述的是由知名喜劇演員沈騰扮演的交通部門幹部“郝主任”,對馬路上一個許久沒被填好的坑推脫甩鍋,不願負責,結果被掉進坑裏的新任局長解職的故事。
節目播出後,中國共產黨中央紀委網站很快在春節當天刊發了一篇評論,《不能讓“躺平式幹部”再坑人了》,稱這個郝主任是“躺平式幹部”,並指出這種幹部的社會危害顯而易見,他們貽誤了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損害了民生福祉,傷了百姓的心。
但獨立時評人、前鳳凰網“十大最有影響力名博”之一的蔡慎坤在推特上評論說,“真正傷害百姓的絕不是躺平式幹部,而是跟風式幹部。”
“跟風”亂作爲之害更甚“不作爲”
蔡慎坤在接受本臺記者採訪時表示,“跟風式幹部比躺平式幹部更壞,長達一年的清零,各級領導爲了政治站位,不惜一切代價封城封路,人人搞核酸,導致很多企業倒閉破產,很多家庭和個人沒有收入難以維持正常生活。”
也有多位網友在推特上表示,小品《坑》諷刺官僚主義的內容還不夠徹底。名爲“普京座下黑熊精”的推友在推特上發帖說,“領導扮豬喫老虎解決問題,總搞救世主、搞青天大老爺爲民做主,看膩了!什麼時候能出現狗官不作爲,民衆直接遊行示威,大罵狗官,有能力使狗官下臺才叫精彩。”
無獨有偶,有網友聯想到了1996年央視春晚上,趙本山主演的另一個小品《三鞭子》,其中也講述了路上有坑、幹部推責的相似故事。推友“豆瓣鵝組日報”發帖說,“二十七年,兩代喜劇人,填不平一個坑。好話說盡,壞事做絕是它們一直以來的優良傳統。”
《坑》這部小品中還有兩句臺詞引起了觀衆的熱烈討論,“賣弄啥呢?誰還沒上過初中?”、“歸根結底,就是你們人民羣衆對道路潛在風險的防範意識不足。”不少人說,“誰還沒上過初中?”這句話顯然是映照網上常譏諷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實際上只有小學學歷。而“羣衆風險防範意識不足”的說法,則是在諷刺去年11月底新疆烏魯木齊火災後,政府發言人指責火災的發生是因爲“人民羣衆對道路潛在風險防範意識不足”,拒絕承認是政府封控街道的做法纔是主因。
被當作背景音的春晚
在另一面,不少觀衆在網上議論,這屆春晚似乎是多年來政治濃度最低的一屆,其中提到習近平和中國共產黨的次數都較以往大爲減少。
化名“康立舒”的網友在接受本臺記者採訪時說,“可以想見,既然三年大國抗疫已經成了需要翻篇的‘不正確的集體記憶’,那麼辦一屆脫離現實、脫離政治的春晚就成了當局最現實的選項。”
11月底在成都參加了白紙運動的“J先生”也感覺今年春晚包括舞蹈、武術和魔術等節目也降低了政治色彩。但他對此仍然充滿了不信任,他說,中國政府現在有所收斂,並不代表會有所改變,“經濟的確繃不住了,......連自己最拿手的輿論戰都沒有準備好。”
J先生過節期間回到了老家。他說,今年看春晚其實是偶然,主要是陪着家裏老人說話,多數時候只是把春晚的節目開着,當作背景音樂。
和J先生態度相似的觀衆在網上大有人在,春晚在除夕夜僅僅是背景音。也有很多人是完全拒絕看春晚。身在山東青島農村的管曉燕告訴本臺,今年春節期間家裏的電視乾脆就沒有開,“那麼多人,我們都是很難過的,再這樣大張旗鼓地慶祝,感覺不是人做的事兒。”
目前,新冠疫情正在從城市向農村蔓延,不少農村地區缺醫少藥。管曉燕的舅舅已經因爲新冠去世,自己家的老人也新冠陽性,勉強在新冠感染潮當中保持着健康。
管曉燕過去四年一直在爲家裏被強拆的兩套房產維權,但一直被當地政府打壓,其中一年她還被關押在當地公安局的監管醫院中。管曉燕在電話裏不時啜泣,她感覺自己就像掉進了一個大坑,“好像弱者都沒有辦法活了,很多人都有這種感覺,就是很無望。”
記者:王允 編輯:鄭崇生 網編:瑞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