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人民日報》 兩種對美態度
中共機關報《人民日報》發表署名文章,歷數美國“國內人權狀況不斷惡化”,卻反倒以“人權教師爺”自居等。不過,黨媒海外版學習小組刊文回顧習近平與美國人的友誼。學者認爲,中共一向就有兩套話語體系,前者對內煽動仇恨,而後者對外表達友好。
《人民日報》國際版本週一(26日)發表題爲“認清美式人權的虛僞本質”的署名文章,批評美國政治操弄致使新冠肺炎死亡病例全球最高,槍擊事件奪走衆多無辜生命,暴力執法讓移民難民處境艱難,針對少數族裔的歧視和攻擊愈演愈烈,單邊主義在全球引發人道主義災難……近年來,美國國內人權狀況不斷惡化,霸權主義和拱火行爲加劇地區衝突和危機,美國自我標榜“人權衛士”,實爲“世界人權事業最大的破壞者”,其虛僞面目正在被世界上越來越多的國家和人民所識穿和揭露。
對此,關注美中關係的學者李祥週二接受本臺採訪時說,他留意到《人民日報》發表批評美國的文章,但他也留意到《人民日報》海外版旗下新媒體《學習小組》發表的另一篇向美國示好的文章:
“上週,微信公衆號學習小組刊發了一篇文章,回顧了習近平自從1980年代以來,和美國人、官員、政府的互動,其口吻相當正面。對於中美友誼的定調也是相當的高,而就在今天,我們看到《人民日報》看法的一篇文章標題是認清美式人權的虛僞本質。一篇文章吹捧中美友誼,另一篇對美國批判。一個褒一個貶,一捧一踩。”
海外版贊中美友誼國內版批美國人權
上週四,學習小組發表題爲習近平:“30年的友誼,你看看”一文,回顧習近平訪美歷史。其中提到2015年4月8日,釣魚臺國賓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從美國友人手中接過一個相框,對夫人彭麗媛說道。這個相框名叫《紀念三十年的友誼》,贈送者是來自美國艾奧瓦州的湯姆·德沃切剋夫婦。
李祥說,中國宣傳部門對內和對外採用兩套不同的宣傳方式,對內以引導國內民衆爲主,對外則是進行公關:
“學習小組微信公衆號來頭不小,其背後的團隊大有來頭,某種程度上是代表了最高當局的意志。《人民日報》則是中共中央的喉舌,實際上他們都代表官方的立場。吹捧中美友誼是做給國際上看的,屬於對外宣傳。”
對外宣傳曾讓中國吸引了大量外資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中國對外開放之際亦啓動了對外宣傳機器。當年中國政府通過中國新聞社以及香港媒體,大量宣傳中國的改革開放、“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中國要搞市場經濟,以吸引衆多外商前往投資設廠。進入九十年代中國通過宣傳“進一步擴大改革開放”,又吸引了大量美國和歐洲資本進入中國。
李祥說:“當局當然想繼續維持獲得實惠的局面。但是《人民日報》對美國的批判是給中國人民看的,繼續給國人洗腦。”
時事評論人士陸先生對本臺說,中國的宣傳系統歷來就有兩套,所謂內外有別:
“他對內和對外是不一樣的,言辭也不一樣。他們現在反美仇美,牴觸美國的自由民主,這個目標不會改變,這是選擇採取什麼樣的手段控制輿論。他對內會繼續煽動反美,對外採取柔和方式或假惺惺的對美國表示友好。”
陸先生說,近幾年,在臺灣以及西太平洋地區安全等方面,加深了國際社會對中國的警惕。而美國民主、共和兩黨和美國政府對華強硬立場一致,因此,中國依靠文章拉近與西方的距離,很難奏效。
記者:古亭 責編:陳美華 許書婷 嘉遠 網編:瑞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