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月前要求“退耕還林” 如今變成“退路還田” 政策朝令夕改
中國政府實施的“退林還耕”政策,剷除大量非糧食作物,遭到農民指責。近期有網民披露,地方官員別出心裁,要求各村剷平村與村的小路恢復農田,並稱之爲“退路還田”。此舉再度受到網民炮轟。
中國從二十年前的“退耕還林”將農田變成樹林,到當下的“退林還耕”將樹林砍伐改種糧食作物,受到農民批評這類朝令夕改的政策讓人難以承受。本週二(9日),有微博網民發文貼稱,通村通組公路馬上面臨“大手術”,昨天(8日)一鄉幹部來辦事,在辦公室說,現在的鄉鎮幹部真累,退耕還沒結束,馬上又要搞“退路還田”了。帖文寫道,我們都大喫一驚,“退路還田”“怎麼又冒出個新詞語呀。
湖北黃岡農民齊大林本週三接受自由亞洲電臺採訪時說,數十年前,當地政府根據上級政府“修路致富”的指示精神,將村與村之間的農田開闢道路方便將農副產品運往城市,但現在卻說這些路屬於基本農田,要恢復農田。他說:“這真是瞎搞,把老百姓搞慘了。2000年前後,有些地方執行中央的政策,我所知道的有好多地方村與村都要通公路,就把原來很窄的泥巴路,修得很寬,能夠通車。這是一件好事,老百姓運生產材料,後來老百姓的生活慢慢好起來了。你說現在又把路挖了種地,真是瘋了啊。”
佔用基本農田的路要恢復耕地
網民“安吉的小九”發帖引述農村幹部說,按照上面的規定,凡是原來建設通村通組公路時,佔用了基本農田,而且沒有辦理審批手續,也沒有調規的,佔用了多少基本農田就要恢復多少農田。村民說,建設通村通組公路佔用基本農田應該辦理審批手續吧?幹部說,有審批手續的很少,特別是通組入戶公路很多都沒有審批手續也沒有調規。現在就是佔用了基本農田的公路全部都要鑿開水泥路還田。
湖北農民齊大林說,現在的地方官做事從不認真思考,更不考慮是否侵害農民利益:“他們都是這樣,上面怎麼說,他們就怎麼做,都是想討上面人喜歡,歷來都是這樣。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說少生孩子多栽樹,全部是瞎搞。”
中新社去年11月11日報道,中國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數據顯示,中國累計完成退耕還林還草任務2.13億畝。還稱,自然資源部、國家林草局、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財政部、農業農村部聯合印發《通知》,明確了今後一個時期退耕還林還草相關政策和工作重點。《通知》稱,第二輪退耕還林還草現金補助期滿後,中央財政安排資金,延長補助期限。不過,兩個月後,“退耕還林”變成“退林還耕”。而今年2月份公佈的“中央一號文件”還提及鞏固退耕還林還草成果,落實相關補助政策。
恢復毛澤東時代以糧爲綱
安徽時事評論人士沈良慶接受本臺採訪時說:“在中共歷史上,各種瞎折騰。從上世紀五十年代初的土地改革,到五十年代中期對民族工商業資本的社會主義改造,到大躍進、大饑荒,然後到文革。文革結束後,實行改革開放,一直都在拿老百姓當小白鼠做試驗。現在面對國際大環境不好,爲了把所謂的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的端在自己手裏,又恢復了毛時代以糧爲綱這種做法。”
有網民對出現在農村的“退路還田”感到一頭霧水。認爲地方官在盲目執行中央政策。江蘇網民“聽雨看風”留言,他們那裏前兩個月就扒掉一條瀝青路,雖然不長,只有約兩百米長,寬兩米,那是河邊的一條路,現在才明白爲什麼要扒掉。還寫道,現在修路佔用基本農田,哪怕10釐米也要整改。
記者:古亭 責編:陳美華 許書婷 嘉遠 網編:瑞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