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花34億爲河道掛大理石 官方急澄清卻難平民憤

2023.07.11 05:10 ET
鄭州花34億爲河道掛大理石 官方急澄清卻難平民憤 河道掛大理石工程相片曾在微博瘋傳。
微博

在中國地方債和地方政府入不敷出的問題惡化之際,鄭州市政府投放巨資整治河道。網上瘋傳地方政府用34億在河道上掛大理石,引發民意沸騰。官方在事件曝光後立刻澄清,但仍難以消除民間的質疑。

 

 

鄭州市城鄉建設局網站發佈金水河綜合整治工程情況通報的內容,引起民意沸騰。多個網絡社交媒體賬號發佈有關鄭州花費34億爲金水河河道幹掛大理石磚的消息,央廣網上週六(7月8日)詳細報道記者實探施工現場,證實在金水河道人行步通道兩旁的牆面,發現已掛有長百米的大理石磚,引述施工的工人表示,河道深不足1米,下大雨河道會水滿,河道兩旁鋪設大理石沒有必要。

事件在網上發酵,瞬間登上微博熱搜,不少網民化身精算師分析工程費的細節,有博主發評論批評鄭州政府的做法。

博主:"一平米的造價要1.5萬,這是貼瓷磚還是鑲金面呢?在金水河的治理這件事兒上,還有沒有更重要的問題需要解決,這個磚是非它不可嗎? 34億的投入,每一分錢砸下去的都是民脂民膏,每一分錢的都必須花在刀刃上。如果是這個面子工程,那也別怪大家不給面子。 "

 

左圖:央廣網微信公衆號也曾報道鄭州花34億爲河道掛大理石的消息。右圖:鄭州天價河道整治工程招標公告引發網民熱議。(網頁截圖)
左圖:央廣網微信公衆號也曾報道鄭州花34億爲河道掛大理石的消息。右圖:鄭州天價河道整治工程招標公告引發網民熱議。(網頁截圖)

官方急澄清"34億貼大理石"事件 民衆質疑如同把錢扔水裏

鄭州政府事隔3天(7月10日)正式回應,表示工程早於2021年7月已立項,34億的投放當中,25億元是用於整治河道和生態景觀提升等,並反駁在河道貼大理石的說法,表示掛貼的是花崗岩石材,總造價只約650萬元,佔總投資的0.2%。但當地居民賈女士對本臺表示,事件在鄭州引起廣泛討論和關注,官方的解釋無法解除民衆的質疑。

賈女士:"金水河的整修是爲泄洪防洪,大家是沒有意見的。但你搞成這種工程,不管是掛大理石或是花崗岩,等於說是拿錢打水漂往水裏扔,連聲音都聽不見。事件的關鍵是你的工程立項以後,有沒有經過召開聽證,有沒有讓大部分的這個徵收人提建議。如果一項工程花這麼多錢,沒有聽證,讓大部份鄭州人提建議?如果一項工程花這麼多錢,只是你市政府自己做決定,你政府等於說是把民衆的意見放到一邊。這個就是勞民傷財,反正花的是納稅人的錢,不是自己家的錢不心疼。 "

在官方回應事件後,週二(7月11)有關"網傳鄭州貼大理石花34億"的關鍵詞和貼文,同步在微博消失,只找到鄭州官方通報,網上輿論也轉爲批評自媒體斷章取義,但也有博主支持民間監督。

博主:"官方的回應給這場烏龍鬧劇畫上了休止符,但是從34億到650萬巨大的價格差,體現的是當地有關部門與民衆之間的信息差與不透明,而錢從哪裏來到哪裏去,且能否落到實處,也纔是網友們從始至終最爲關心的。"

評論:經濟收縮時官方斥巨資造面子工程難獲民意接受

江蘇宜興時事評論人士張建平表示,以基建和地方環境改造爲名義,實際爲拉動地方政府表現的工程,在經濟環境好的時候,官方這種做法不會引起民怨,但在經濟差時,民意走向會大不同。

張建平:"這個有圖有真相,肯定不是假新聞。當局要掩蓋這個事情,也掩蓋不住的。這種形象工程的根源,還是在以腐敗爲經濟發展的潤滑劑。現在經濟進入了收縮階段,高速發展已經停滯,再用這種追求GDP、追求形象工程這樣一個錯誤的短期短視行爲,肯定會引起民衆的反感,因爲民衆的生活已在降低。"

張建平表示,民衆更希望政府能加大投放在教育和醫療,而不是面子工程,事件已被公開和廣泛討論,官方再用力也難以抹去埋在民衆心中的質疑。

 

記者:陳子非    責編:許書婷 陳美華 嘉遠     網編:瑞哲

添加評論

您可以通過填寫以下表單發表評論,使用純文本格式。 評論將被審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