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道存檔
2023-12-06
國際人權組織自由之家發佈的一份最新報告顯示,全球至少有二十六個國家的政府正通過人身攻擊、網路威脅、抹黑恐嚇等手段,鎮壓在海外的新聞工作者。其中,許多從中國流亡海外的新疆和西藏記者,他們的家人及採訪對象也受到迫害。
2023-12-01
中國各地高速公路上的指向標識正由中英文改成全中文,北京的道路標誌牌也在全面更換爲中文。北京有關部門說,標牌更新的目的是爲了提升"整體城市形象",給市民歸屬感。對此,有網民提出不同看法。
2023-11-29
伴隨網絡和社媒平臺影響力的上升,一批"洋網紅"正成爲中國政府強化對內與對外宣傳戰略的一部分。他們是如何對這些洋網紅進行培養的?洋網紅又是如何爲黨國宣傳背書的?最近,澳大利亞的一份智庫報告揭示了中國在其中採用的各種手段。
2023-11-28
中國美食播主王剛11月27日在網上發佈了一條公開道歉視頻,表示他以後不會再製作蛋炒飯。而王剛爲什麼要爲蛋炒飯道歉? 又爲何做出這樣的決定呢?
2023-11-27
李克強去世以及"白紙運動"一週年期間,被官方監控的網絡敏感詞再次增加。包括A4、依法治國、堅強核心等都成了"敏感詞"。 不少網民將怒火發泄到馬化騰身上。
2023-11-20
中國網信辦在國家主席習近平訪美期間啓動新一波的網絡清朗行動,表明爲期一個月的"網絡戾氣整治"專項主要打擊惡意詆譭和造謠攻擊等,並加強對錶情包、P圖拼圖等諷刺管理。這波行動真的是如官方說,志在維護網絡言論正義?還是另有用意?
2023-11-15
拜習會前夕,美國媒體披露,中國網軍大量散播惡搞、垃圾訊息,甚至對活動人士發出死亡威脅。
2023-11-03
本週四,首屆人工智能安全峯會在英國結束,美國、中國及英國等二十多個國家發表聯合宣言,首度強調人工智能可能會被濫用,甚至脫離人類掌控。
2023-10-27
中國總理李強日前簽署了國務院令,公佈了《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這一7章60條的條例將從明年元旦開始正式實施。
2023-10-26
臺灣藝人張庭、林瑞陽夫婦涉嫌利用傳銷手法致富,三年前遭中國市場部門調查。目前該案已被法院撤銷,張庭的九十六套房產及銀行帳戶都得到解封。消息一出,引起社交媒體炸鍋,一度衝上微博熱搜第一。
2023-10-25
隨着近些年大熱的線上消費節"雙11"的臨近,中國電商平臺、品牌方近期因定價糾紛不斷,甚至牽扯出此前直播翻車的著名主播李佳琦。這場風波是如何興起的?消費者是否真的能從中受惠?
2023-10-25
中國人工智能公司科大訊飛旗下一款學習機中有文章評論毛澤東文革期間整人是"沒有氣量",此番言論遭學生家長舉報。本週二該公司股價急挫,市值蒸發一百二十億元。
2023-10-19
新浪微博本週宣佈,十月底之前,所有超過一百萬粉絲的大V用戶實施前臺實名。本週四(19日)新浪微博首席執行官王高飛帶頭在個人賬號展示實名,其職業欄標註爲"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人員"。有網民表示,如果要前臺展示個人姓名,就會註銷賬號,甚至有網民開始刪除自己的貼文。
2023-10-16
中國基層社區的"網格員"日趨活躍。從開始的網格員到現在的"微網格員",隨着管控層層深入,外賣小哥被髮展爲"流動微網格員"。近期甚至有社區網格員挨家挨戶上門蒐集居民信息,提醒居民謹慎討論國際時政類話題。
2023-10-16
新浪微博近期向擁有一百萬粉絲以上的用戶發出將在十月底之前要求"前臺實名制"的通知。在今年十二月底之前,有五十萬粉絲的用戶也將實行同一個政策。據悉,黨政軍等時政類新聞成爲網絡審覈重點。至此,具有影響力的大V用戶姓名、職業及IP位置會一覽無遺。受上述消息影響,微博等多支網絡股票急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