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信部限期App主辦者備案 新聞、影視及宗教類須簽署承諾書

2023.08.09 10:30 ET
中國工信部限期App主辦者備案 新聞、影視及宗教類須簽署承諾書 智能手機上的中國應用程序
美聯社圖片

中國政府近期責令境內應用程式(App)主辦者在明年三月底前向電信部門提交備案申請,並要求從事新聞、出版、教育、影視、宗教等APP互聯網信息服務的主辦者在履行備案手續時向其住地當局提交主管部門審覈同意及承諾書。

 

 

中國工信部近日印發《關於開展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備案工作的通知》,要求在境內從事互聯網信息服務的App主辦者履行備案手續。由今年9月至明年3月底,向其住所所在地省級通信管理局履行備案手續。明年4至6月底,電信主管部門將對App備案情況開展督查,違者依法處置。

互聯網影視App運作者陳微本週三(9日)接受自由亞洲電臺採訪時說,所有網站都依照網信辦和工信部的要求進行登記備案,現在要求應用程式主辦者再一次備案,純屬多此一舉。她說:“工信部現在要求所有的App進行備案,他現在的備案標準就是要參照網站的備案標準,實名登記,網絡資源和信息業務都必須要在有監管的情況下,其次,對不備案的進行罰款,其真實目的是控制言論和壟斷輿論”

 

乘客在北京地鐵站手機應用程序廣告前瀏覽智能手機。(法新社)
乘客在北京地鐵站手機應用程序廣告前瀏覽智能手機。(法新社)

新聞出版及宗教類主辦者須提交申請再備案

工信部《通知》第四項寫道,APP主辦者應當如實填報《互聯網信息服務備案登記表》以及有關承諾書。從事新聞、出版、教育、影視、宗教等APP互聯網信息服務的主辦者,在履行備案手續時,還應向其住所所在地省級通信管理局提交相關主管部門審覈同意的文件。電信主管部門可根據實際情況,對《備案登記表》和有關承諾書內容進行調整。

時事評論人士王正對本臺表示,新聞、影視及網絡遊戲大部分有手機應用程式,而這些程式中,網民可相互進行交流,甚至發展到線下活動,這讓當局感到不安。他說:“這三類都有一個共同的應用模式,就是社交,可以傳遞照片、聊天和組織活動,其實當局現在很怕的是網絡社交的影響力,大家用這種方式聚集一些人,在網上掀起一些浪潮。”

根據《通知》要求,App主辦者在填寫有關備案材料並實名覈驗後,由其網絡接入服務提供者或應用分發平臺,通過中國“國家互聯網基礎資源管理系統”,向App主辦者住所所在地通信管理局在線提交備案申請,省級通信管理局在收到備案材料後二十個工作日內予以備案,發放備案編號並通過短信、郵件形式告知。

網絡接入服務提供者不得給未備案者服務

《通知》還稱,網絡接入服務提供者、應用分發平臺、智能終端生產企業不得爲未履行備案手續的App提供網絡接入、分發、預置等服務。

網絡評論人士王正說。他相信明年4月,當局完成應用程式App備案制度後,還會出臺相關細則,進一步收緊使用App規則,比如對微信羣、QQ羣內聊天人數的限制,15個人以上的羣主需要實名備案等。

自從2000年出臺《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2005年出臺《互聯網IP地址備案管理辦法》,至今已有數十條相關法規及行政規定。有輿論認爲,歸根結底是當局擔憂網絡言論。

 

記者:古亭    責編:許書婷 嘉遠    網編:瑞哲

添加評論

您可以通過填寫以下表單發表評論,使用純文本格式。 評論將被審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