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歷史課本百餘字概括三年疫情 增加"習核心"
中國今年初中八年級歷史課本中,對新冠疫情的表述經歷了兩次修改,增加了"以習近平爲核心的黨中央"。不過,疫情期間大張旗鼓推行的"動態清零"悄然消失。三年疫情僅用百餘字"蓋棺論定"。
2020年初爆發於武漢,其後蔓延全球的新冠疫情,今年3月進入了中國初中八年級歷史課本,成爲學生教材。當局用了約一百一十個字表述:“2020年伊始,新冠肺炎突如其來。我國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開展抗擊疫情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最大限度保護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重大積極成果,鑄就了生命至上、捨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的偉大抗疫精神。”
今年3月的歷史教科書半年後再修改
然後,9月1日學生開學,家長們發現今年3月的歷史課本再一次被修改。原有的“我國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開展抗擊疫情人民戰爭......”改成“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不過,未提及疫情導致的真實死亡人數和患者人數。
武漢疫情難屬楊女士接受本臺採訪時說,疫情三年,武漢經歷了封城76天,她和孩子感染,兒子病故。在這場疫情中,發生了許許多多的次生災難,但是歷史教科書隻字不提:“無論是疫情還是歷史,他們哪一件事情不篡改,他什麼都可抹乾淨,他每一句話不能代表一切。他們改變一時的歷史,能改變一切嗎?當時公佈死亡幾百個人,後來修改爲四千多人。我孩子去世後,我一直在追究他們的責任。”
長期關注中國各項時事的“X”(前推特)用戶“李老師不是你老師”,近期轉發一則匿名投稿指出,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最新歷史課本內,將過去3年的疫情寫入其中,然而全部內容總計不但僅有7行,且敘述更是近乎“輕描淡寫”,讓他不禁諷刺道,“短短7行字,就是我們的3年”。
武漢居民張先生對於中學生歷史課本對政府在新冠疫情的表述感到不滿與憤怒。他對本臺說:“武漢老百姓心裏都知道76天封城,這從遠古到現在,從武漢建城1700多年來說,那是沒有過的事。封城這段歷史,他們是抹殺不了的。”
有網民留言寫道,一如既往,那些鮮活生命的代價都被擦得乾乾淨淨,只剩下人定勝天的宏大敘事。
在新版課本中,還有一欄名爲“中國對全球抗疫發展作出巨大貢獻”寫道:“中國及時主動向世界衛生組織以及美國等國家通報疫情訊息,向世界公佈新型冠狀病毒基因組序列,第一時間研發出核酸檢測試劑盒。截至2022年5月,中國已累計向150多個國家和15個國際組織提供了約4300億隻口罩,超過46億件防護服,180億人份檢測試劑,向12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提供了超過22億劑新冠疫苗,成爲對外提供疫苗最多的國家。”
對此,網民留言說,文革十年在課本中也就一頁紙,疫情三年就一百多字,還有的說,喪事喜辦是優良傳統,並嘲諷當局爲何不提偉大的“動態清零”,三年疫情導致醫保基金近乎歸零等。
記者:古亭 責編:許書婷、嘉遠 網編:瑞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