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道存檔
2017-12-22
近年中國不少貪腐事件都涉及工程領域。有律師團隊整理了中國法院近3年處理的上萬起受賄案,發現其中超過一半都和工程投標及採購有關,另外有近3成與教育和醫療有關,尤其是藥物採購環節。
2017-12-22
中國財政部長肖捷近日在《人民日報》發表文章,稱中國稅制改革取得重大進展,並正在推進房地產稅立法。此文引發民間熱議,有批評認爲政府徵收房地產稅是“雙重徵稅”,甚至是搶老百姓的錢。有學者認爲,中國財政赤字越來越嚴重,地方政府的土地財政來源也基本枯竭,當局通過徵收房產稅來增加財政收入的意圖非常強烈。
2017-12-21
中國網約車公司滴滴出行新一輪融資籌得40億美元,有望走出中國,在世界舞臺上與優步決一雌雄。有分析指出,滴滴出行到海外發展,不一定是瞄準優步,而是更看重世界市場份額以及開發人工智能和電動車等新興技術。
2017-12-07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日前發佈報告,評估中國金融體系穩定狀況。報告指出,中國很多銀行存在資本不足的情況,認爲中國應避免GDP增速目標帶來的信貸過快擴張。
2017-12-05
在剛剛閉幕的世界互聯網大會上,中國政府公佈的一份報告宣佈數字經濟已經佔中國經濟總量的三分之一。有分析指出,中國在利用互聯網推動經濟發展方面取得了成績,但信息屏蔽仍導致中國的互聯網處於封閉。
2017-12-01
有外媒日前報道說,美國政府表示反對中國可以自動獲得世界貿易組織WTO的市場經濟地位。有分析認爲,中國目前還不是完全市場經濟,中國政府應該加快國有企業改革,進一步開放金融市場向市場經濟過渡。
2017-11-22
中國金融監管機構日前發文,要求各地立即停止發放網絡小額貸款牌照。有經濟學者指出,在缺乏信用的環境下,中國的很多網絡小額貸款成了無法收回的壞帳。
2017-11-21
有外國媒體發表文章認爲,中國大陸GDP增長率水分大,存在浪費性投資。有估計認爲,中國若剔除壞賬因素,GDP年增速僅爲3%;引發爭議。
2017-11-20
有外國媒體預計,中國大陸各地今年底將有180萬煤礦和鋼鐵工人下崗,這是1990年代末以來最大規模裁員潮。有分析認爲,由於中國大陸這次裁員的鋼鐵和煤炭企業基本上都是國有企業,政府出資安撫這些失業工人。
2017-11-16
中國銀監會日前發佈新規,要求中國國家開發銀行等三家政策性銀行建立資本約束機制,完善公司治理。有評論認爲,銀監會推出新規,可能是因爲濫發貸款,已令中國的政策性銀行瀕臨破產邊緣。
2017-11-14
中國官方最新公佈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0月份中國大陸經濟增長顯露放緩跡象,因政府消弱刺激經濟力度,加大治理污染。
2017-11-10
中國官方星期五宣佈,將擴大金融、保險等領域對外國投資者的開放程度,並降低進口汽車關稅。
2017-11-09
“雙十一”購物節臨近,中國各地電商積極備戰。有媒體報道稱,中國目前已有超過1300多個“淘寶村”,電商間競爭日益激烈。
2017-11-02
美國總統特朗普在訪華前再次提出美中貿易的不平衡問題。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回應表示,中國不刻意追求美中貿易順差。有分析認爲,中國耗費大量資源污染環境生產並向美國出口廉價商品,而美國則在服務業及技術方面優於中國。
2017-11-01
俄羅斯遠東海關拘捕一名回國的中國人,他被指控走私價值15萬美元的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