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峯會前夕 調查發現中國碳排放污染嚴重
儘管中國領導人習近平早在2020年就向全世界承諾,中國力爭在2030年前實現碳達峯,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但一份最新的研究報告卻發現,中國不但在大力發展煤電產業;且過去7年間,中國的人均煤電二氧化碳排放量也顯著增加。
據本臺英語組報道,總部位於倫敦的全球能源研究機構安珀(Ember)本週二發佈的最新報告顯示,中國目前仍是全世界污染最嚴重的國家之一,在2015至2022年間,中國的人均煤電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了30%。
中國煤電產生的碳排放量近年顯著增加
這份在新德里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峯會前夕發佈的報告還指出,在G20集團中,中國已經取代南非,成爲繼澳大利亞和韓國之後,第三個最大的人均煤炭排放污染國。然而從絕對數量來看,中國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了0.72噸,位居第一;且中國人均排放量每年增幅爲4%。而澳大利亞和韓國的人均排放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倍,這兩國自2020年以來穩居該榜前兩名。
二十國集團佔據全球85%的GDP,電力行業的碳排放量也佔到全球總量的80%。根據安珀發佈的數據,自2015年以來,由於該集團6個成員國的排放量有所增加,整體G20的人均燃煤發電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了近7%,達到1.6噸,遠超過1.1噸的全球平均水平。
上述報道指出,儘管全球有75個國家已經停止或正在淘汰燃煤電廠,但G20集團的7個主要成員國——巴西、中國、印度、日本、韓國、南非和美國尚未公佈其清潔能源轉型戰略。
此外,日本的人均碳排放量也有所增長,儘管增幅較2015年僅爲2%,但這一漲幅使其成爲自2015年《巴黎協定》簽署以來,G20中唯一碳排放量增加的發達國家。同時,世界上煤炭最大出口國印度尼西亞也成爲G20中碳排放增幅最高的國家,其人均煤電排放量在7年中猛增了56%。
上述報告還指出,儘管2015至2022年間,正在開發的煤電項目數量減少了85%,但印度仍是擁有最多煤電廠規劃建設項目的國家。而印度尼西亞、日本和越南則是世界上少數幾個正在建設新燃煤電廠的亞洲國家。作爲G20領導人峯會的東道國,印度的人均煤炭發電排放量在7年內出現了29%的增長。
安珀電力分析師戴夫·瓊斯(Dave Jones)表示:“作爲成熟經濟體,(二十國集團國家)應該雄心勃勃、充滿信心地擴大可再生能源發電規模,以便在2030年之前逐步淘汰煤炭能源。”
中國燃煤電廠異軍突起
早在2020年9月,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就曾在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向全世界承諾,中國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峯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然而,中國目前仍是全球最大的煤炭消費國和溫室氣體排放國。最新數據顯示,中國近期正大舉審批和建設新燃煤電廠,並已達到全球燃煤電廠產能的70%。
而路透社在今年7月曾披露,中國、沙特阿拉伯、俄羅斯和印度尼西亞等主要化石燃料生產國和進口國反對一項到2030年,將G20國家可再生能源產能增加兩倍的提議。
全球能源監測和能源與清潔空氣研究中心表示,僅今年上半年,中國新增燃煤發電容量就達到了25.9吉瓦。報告特別指出,中國目前甚至達到了 “每週超過一座燃煤電廠”的建設速度。
記者:經緯 責編:何平 網編:瑞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