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道存檔
2023-12-11
近期,中共方面釋放信號:北京和上海要進一步開放,而且是“大尺度開放”,號稱“制度性開放”。但有關消息報道後,並未見國內外有多少反應和動靜。年末,習近平到上海走了一趟,試圖效法鄧小平1992年的南巡,希望達到鄧小平當年一言九鼎的效果,再度大舉引進外資。熟料事與願違。
2023-12-11
前兩天召開了兩個重要的會議,結果都沒戲。中歐峯會本來想解決雙方的經濟政治分歧,結果互不相讓,反而加大了分岐。習近平想通過緩和與西方發達國家的關係,來拯救中國經濟的企圖,再一次遭到了慘敗。
2023-12-11
2024年將至,在未來的新的一年中,我們對中國整體局勢的發展有哪些判斷呢?讓我們先從經濟形勢說起。
2023-12-08
一年前的今天,2022年12月7日,中國衛健委舉行新聞發佈會,宣佈結束"清零"措施。僅僅半個月前,11月22日,衛健委還宣稱要“堅定不移堅持‘動態清零’總方針”。然而,11月24日烏魯木齊的一場大火,點燃了蔓延全國的白紙運動。運動的主要訴求就是反對當局的“動態清零”。在運動中不少人喊出要自由要人權的口號,有些勇敢的年輕人還喊出了“習近平下臺”“共產黨下臺”。當局在驚恐之餘,不得不匆匆宣佈結束“清零”。
2023-12-07
任何西方文化到了中國,都會經歷一個在地化過程,都會被染上中國特色。在美國和西方,“不給糖,就搗蛋”的萬聖節是孩子的節日,但在二零二三年的上海,萬聖節卻變成獨一無二的自由表達日。在鉅鹿路一帶,上萬年輕人以千奇百怪的打扮發泄對當下生活的憤怒,試探和觸碰中共的底線。警察對大部分奇裝異服的年輕人熟視無睹,卻勸阻乃至帶走少數打扮和言行“過於敏感”的人士,事後也有多人遭到傳喚審問。
2023-12-07
最近,在權力殿堂活躍了大半個世紀的美國國際關係大師、前國務卿基辛格在百歲高齡去世,很多人都在問:現實主義外交政策是否會回到美國華府決策圈?鑑於當前的國際形勢與美國現狀,這當然是指對華外交是否會實行現實主義外交政策。該理論嚴詞批評1990年代後的新自由主義(理想主義)外交政策“民主和平論”,並極力主張國家在決策時權力與利益的考量,高於理想或道德。這讓我想起一個極有趣的現象:現實主義外交理論當中的進攻型現實主義理論的提倡者、被視爲“中國威脅論”的代表人物米爾斯海默,近20年以來在中國越來越受歡迎,他自己也認爲中國學界同行最懂得他。探討一下其中原因,很長知識。
2023-12-01
中共說"中國式人權"就是"喫飯權",如今中國人的"喫飯權"也不保。
2023-11-30
人活到一百歲,本來就很稀奇了。更稀奇的是,百歲高齡的基辛格,竟然還能坐飛機,從西半球飛到東半球,到北京和習近平見面;竟然還能出席在紐約舉行的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頒獎晚宴並且講話;竟然還能對數字出版公司的CEO大談人工智能這一我們時代最大挑戰的高深問題。百歲老人竟然還有這樣的思考能力和表達能力,不能不讓人嘖嘖稱奇。
2023-11-30
今年初秋中國政府採取了一系列拯救房市的措施,三個月後房市的反應是,二、三、四線城市房價持續下降,連一線城市的二手房價也降價一到兩成。最近大型資產管理公司中植集團宣佈“嚴重資不抵債”,它的投資人多半是富人,似乎不象恆大、碧桂園暴雷那樣衝擊買房戶的信心,但中植瀕臨破產,壓住了非銀行金融機構(保險、證券、信託類)的活躍度,非銀行金融機構的資金流動性似乎被凍住了。爲什麼中國的經濟救不起來?答案是,因爲“債毀中國”。這是一個很大的話題,相關的內容很多,我將分上下篇來分析。
2023-11-30
比較《殺劫》2023年最新修訂版與之前兩版(2006年初版、2016年紀念版),就我父親在西藏文革期間拍攝的照片所做的說明,我打算選擇其中補充與更改較多的圖文,編輯成多篇帖子發表於自由亞洲特約評論專欄,爲的是讓更多的讀者瞭解並不久遠卻彷彿淡忘的歷史。請勿認爲我一直對發生在西藏的文化大革命喋喋不休,一直在類似碎碎念地提及“殺劫”(藏語“革命”的諧音)和“人類殺劫”(藏語“文化大革命”的諧音)造成的毀滅,這實際上是因爲基本上,幾乎,只有我一個人的聲音,在用中文講述西藏曆史上從未有過的“人類殺劫”的慘烈故事。
2023-11-30
就在南方國家宣佈要與西方一爭雄長之時,沒想到拉美第二大國阿根廷大選選了位極端自由主義總統,競選前後他有關阿中關係的發言,成爲西方媒體焦點。
2023-11-30
習近平終於認識到經濟快速下滑,影響到共產黨和他自己的執政地位。猶豫了半天屈尊前往舊金山緩和中美關係,核心目標是再一次引進西方的經濟輸血,拉抬國內經濟。但這個目的顯然沒有達到,幾年來囂張的外交姿態,突然轉向換臉太快,沒能取得再一次韜光養晦欺騙性戰略的目的。
2023-11-30
今年10月20日,我在家鄉見到母校發出的《常熟市中學校友信息採集》公示:“……值此百年校慶來臨前,學校決定完善校友通訊錄,以加強母校與校友之間及師生、同學之間的溝通與交流……” 母校情懷,學子難免。六天之後的10月26日上午,在晚秋麗日之下,我特意騎車去阜成門邊的母校西倉前舊址,沿秀美可人的校園外圍轉了一大圈,繼而漫步在與曾趙園一水之隔的校園東圍欄外小徑之上。
2023-11-29
習近平回北京好幾天了,各國的評論亂七八糟的,也漸漸平靜了。但唯獨漏掉了一件大事,也是迫使習近平放下架子變臉跪求拜登的主要目的:救經濟。假大空話一大堆都不重要,緩和中美關係對美國很重要,對習近平就是經濟最重要。可是沒看見這方面的動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