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維吾爾 | 伊利夏提:漢人不都是壞人——和女兒的艱難對話

2022.04.28
聚焦維吾爾 | 伊利夏提:漢人不都是壞人——和女兒的艱難對話 中國大外宣在美國時代廣場播出新疆石河子宣傳片。
中國新疆網官網圖片

記得在石河子教書時,有過幾次無緣無故被陌生漢人當壞蛋、當野蠻人,令人既憤怒又無奈的遭遇。

一次,是走在學校附近的路上,聽到旁邊一位漢人老太太對着一個正在哭的小孩子說:“你看,老維族來了,他會把你帶走,別哭!”我聽到後哭笑不得,直視着老太太質問道:“什麼時候你見過維吾爾人把別人家孩子帶走?我們又不喫人!你這是什麼教育方法?有這樣教育孩子的嗎?”老太太嘟嘟囔囔抱着孩子離開了,一句解釋的話都沒有,遑論道歉了。

另一次是一位同事,還是老師,她住在石河子老街(屬沙灣縣),唯一一個維吾爾人集中居住區,也是石河子最繁華的農產品商貿區。

一天下午,這位老師來到辦公室,當衆在辦公室沒頭沒腦地對我說:“伊利夏提,你懂漢語,你是文明人,是個好人;但大多數老維維不懂漢語,不懂道理,很野蠻,我害怕他們。那滿臉的鬍子毛茸茸的,一看就讓人害怕。”我強壓住心裏的憤怒,回應道:“以你的觀點,只有懂中文的人才是文明人、懂道理,其他不講中文的都是野蠻人,是嗎?以你的觀點,只有臉上不長鬍子的纔是文明人,留鬍子的都是野蠻人;那馬克思和恩格斯都是野蠻人,是嗎?“

她看出來我不高興,趕緊解釋說:“我是說老維族不學習漢語,不懂道理。”我提高了嗓門回敬道:“那你爲什麼不學習維吾爾語呢?這裏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維吾爾語也是官方用語之一呀!”

大家不歡而散。我可以感覺到,辦公室大多數老師和她一樣,也覺得維吾爾人不講理。和我爭論完後,她大概覺得她看錯了人。因爲我沒有順着她,而是強烈反駁了她。

這樣的遭遇,很多維吾爾人都經歷過,在新疆大家也都見怪不怪了。但這些隱患仇恨種子的狂妄無知和無稽之談,確確實實爲今天維吾爾人正在面臨的種族屠殺打下了基礎,因而纔會有當無辜維吾爾人被抓拘押時,大批漢人叫好;甚至落井下石的陰暗野蠻,以文明名義剿滅維吾爾文化和信仰的暴行得以大行其道,獲得大批漢人支持。

但憤怒歸憤怒,作爲一個維吾爾知識分子,作爲一個被政權嚴重邊緣化的弱勢者,在堅決維護民族尊嚴,尋找民族復興之路的同時,我還是希望能和漢人進行理性的交流。

然而,自2017年開始發生在新疆主要針對維吾爾人的種族滅絕,改變了這一切。我們海外維吾爾人,大多都和家人失去了聯繫,因而在家裏、在社區談論最多的是東突厥斯坦(中國稱:新疆)、中國,維吾爾人和漢人。這在無形中影響着我們每一個人的情緒、思維和待人處事。

作爲一個正在種族滅絕之民族危亡中掙扎、呻吟的維吾爾人,和每一個處在苦難中的民族一樣,我們的喜怒哀樂、愛恨情仇變得非常感性,我們都變得易怒、情緒化。

而這種感性的喜怒哀樂,情緒化的愛恨情仇也在影響着我們的下一代。

自由亞洲電臺特約評論員伊利夏提。(伊利夏提提供)
自由亞洲電臺特約評論員伊利夏提。(伊利夏提提供)

我的女兒也在這種環境中成長,開始長大懂事;和大多數海外維吾爾人一樣,我在努力教育我的兒女,使他們不在憤怒和仇恨的海洋中掙扎而扭曲了心靈。

昨天下午從學校接女兒回家,路上突然女兒說:“大大(Dada,維吾爾語父親),老師說是中國人發明了火藥,是他們做了炮仗禮花,因而我們可以在7月4日的獨立日慶祝美國建國。”我猶豫了一下說:“是的,歷史書上是這麼說的。”女兒接着又說道:“大大,中國人並不都是壞人,對嗎?我的阿姨是好人,還有那個你朋友的女兒,她也是好人,對吧,大大?”我說:“對,對女兒,他們都是好人,中國人裏有很多好人。”

女兒說的阿姨,是我一位中文作家朋友的妻子。因爲我們經常往來,女兒就把“阿姨”當作了作家朋友妻子的名字。女兒說的朋友的女兒,是另一位反共牧師朋友的女兒。我們來往時,他女兒和我女兒一起玩過。女兒喜歡作家朋友的妻子慣着她,也喜歡朋友女兒隨着她。

記得和女兒的第一次類似對話是在一年前,我很費了一番周折,第一次感覺到,向一個還不到7歲的女兒講解中國的民族迫害和政治迫害,確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是那位作家朋友邀請我們去他家做客,在開車去往他家的路上,女兒突然問我:“大大,是中國人(Chinese)殺害了我的叔叔,對嗎?是中國人綁架了我姑姑一家人,對嗎?阿姨是中國人嗎?爲什麼我們要去她家,他們是好人嗎?”

我和妻子都沒有準備,因而一時都懵了,稍微頓了一下,我說:“對的女兒,阿姨一家是中國人,但阿姨和她的家人都是好人。阿姨的丈夫也蹲過監獄,也曾被酷刑折磨,他們也被中國政府迫害。是中國政府壞,中國人大多數不是壞人,中國領導人是壞蛋。是中國政府殺害了你的叔叔,是中國政府綁架了你的姑姑。”

女兒露出天真的笑臉說到:“我知道阿姨是好人,還有你那個朋友的女兒,她也是好人,他們不是中國人,他們都是好人!”

這種對話,當然只能發生在國外,而且在國外,也並不會在每一個維吾爾人家庭發生。因爲大多數維吾爾人極少和漢人有接觸,遑論做朋友交流;因而,隔閡、不瞭解和盲目的遺傳仇恨都有可能生根發芽。

作爲維吾爾人,儘管我們是弱勢者,遭遇迫害者,但我們在努力使自己與文明同步,在追求自由、民主與獨立權利的同時,繼續堅持維吾爾民族文化中的包容多元、寬容共存價值觀。儘管做起來非常艱難,但我們在努力。

(文章只代表特約評論員個人的立場和觀點)

添加評論

您可以通過填寫以下表單發表評論,使用純文本格式。 評論將被審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