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道存檔
2022-11-16
著名調查記者#王志安告訴#觀點,#習近平繼續執政後,他的個人決策將無法受約束,這有可能把中國重新帶回到相對危險的狀況。王志安還表示,儒家文化中的天下大同、天下爲公的思想,跟憲政主義思想有相通之處。中國未來不應該是學英美,可能還是以學日本爲主。
2022-11-01
中國著名調查記者#王志安在接受本臺獨家專訪時表示,作爲一名流亡海外的記者,他能做的就是推動中國百姓覺醒。王志安說,朱鎔基當年到央視題詞,稱焦點訪談是人民的喉舌。但#習近平去視察時央視大屏幕上寫着:央視姓黨永遠忠誠。習時代中國媒體已完全沒有輿論監督功能。
2022-10-06
前民進黨政策智庫新境界基金會董事、循環臺灣基金會黃育徵董事長在接受本臺記者專訪時表示,國際上零和輸贏對話是85%的政治現實。美中臺可以先從15%做起,用循環經濟來取代傳統經濟、用良性對話來取代惡性對話,真正帶給百姓福祉。
2022-09-07
著名作家嚴歌苓在接受“觀點”專訪時表示,歷史都是迴旋型上升前進的,它可能會有個週期:“我現在其實挺樂觀的,怎麼可能再壞下去?所有的人都不要創作都可以躺平了再這樣下去。”嚴歌苓說中國的故事應該屬於世界,她要告訴喜歡她讀者:“等着吧,我還有更好的作品。”
2022-08-17
著名作家嚴歌苓在接受“觀點”專訪時表示,目前的封殺對她的生活沒有太大影響,“又不是非得拿小說換錢”;“我們大家都要把眼光放得遠一點,再過幾十年這你回頭一看怎麼那麼荒唐,歷史上怎麼會出現這樣一個階段。那時再來讀我的作品,應該更有意義。”
2022-06-22
臺灣的#國民黨黨主席#朱立倫在接受本臺《觀點》專訪時表示,國民黨親美反臺獨,但從來不是所謂親中的政黨。“親中反美”是#民進黨貼給國民黨的標籤。談到#習近平執政之下中國政府從威權走向極權等議題,朱立倫表示他從來不看好威權或極權能夠延續多久,人民的自決非常重要。
2022-05-23
林昭被稱爲是她同時代中國僅有的、公開摒棄共產黨意識形態的思想先行者。什麼是林昭留給後人最寶貴的精神遺產?如何解讀她在《靈耦絮語》中,很多近乎瘋狂的言詞?敬請收看《觀點》對林昭傳記《血書》的作者、杜克大學教授連曦的專訪:林昭不是聖女 但很偉大
2022-04-28
臺灣駐美代表#蕭美琴在接受本臺專訪時表示,臺灣跟#烏克蘭有一個共同點,就是不希望看到武力侵犯,希望維持區域和平。臺灣的生存之道是維持現狀。“我們願意跟對岸溝通互動,但不接受被矮化被打壓,更不接受用非和平方式解決雙方歧見。”
2022-04-05
中國大陸著名演員 #孫海英在接受本臺獨家專訪時表示,中國娛樂界充滿浮誇之風。被封殺之後孫海英一直在研究如何改變中國農村的現狀。談到基督教信仰,經歷過喪子之痛的孫海英表示:沒經歷苦難的人,你跟他對話沒用 。#基督教#激情燃燒的歲月#馮小剛#呂麗萍#中國農村
2022-03-21
中國大陸著名演員孫海英在接受本臺獨家專訪時表示:一個國家固步自封沒有自由,不可能有好的影視藝術作品——外表很光鮮,裏邊所有事都不管。對人民養豬一樣怎麼行!他還在訪問中回應了《環球時報》等官媒對他的點名批評,並透露了他的成名作《激情燃燒的歲月》中被刪減的劇情。
2022-02-28
《紅色輪盤》作者沈棟認爲,二十大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已經騎虎難下。因爲當習抓了幾百萬官員時,如果下臺殺回來的浪頭會無與倫比。而中國未來在相當一段時間風險會非常高,因爲一旦習生病無法執政一段時間,權力爭奪會非常嚴酷。
2022-02-04
作者沈棟的前妻段偉紅,被稱爲是溫家寶家族的“白手套”。沈棟告訴《觀點》,在中國每個商人都承載着爲官員提供財富和服務的“白手套”功能,只是多和少的問題。中國的“紅色血脈”經常會聯手。溫家是一個異數,不會跟“紅色血脈”聯手做事情。
2021-12-13
在當代華語作家中大概很少有人像韓秀那樣,有機緣近距離觀察老舍沈從文這兩位前輩的哀樂——那是一份珍貴的洞悉。這期觀點,韓秀要和我們談談她的寫作生涯、她的身份認同,以及她對美中關係的最新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