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方赤字4萬億 清華學者籲政府出手
2023.09.23 16:10 ET
中國地方財政問題備受關注,清華大學學者近日指出,新冠疫情3年,直接造成的地方赤字約4兆元人民幣,建議中央發行特別國債彌補這塊缺口,讓地方優先用於償還拖欠企業帳款。
據港媒23日報道,本週四,北京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白重恩在長安講壇談到財政政策時表達上述觀點。目前,各方就化解地方債務風險議論紛紛,焦點之一是中央救助是否會引發“道德風險”,預期一切由中央收拾善後。白重恩認爲,疫情本身爲不可控因素,財政減收增支是被動造成的,應區分哪些地方赤字或債務增加是疫情帶來的,哪些是來自地方出於自身利益擴張的支出。
他估算了在沒有疫情的情況下,土地財政之外的地方財政收支趨勢,將其與實際值比較,並將趨勢值之外的收入減去支出。結果顯示,2020年至2022年,疫情直接導致的地方赤字分別爲2兆758.3億元、9888.45億元、1兆1910.04億元,3年合計超過4.2兆元。
對此,白重恩建議這部分額外債務由中央財力補上,並要求地方優先償還拖欠企業帳款等。另在疫情導致的地方赤字外,還有相當部分的債務是可能存在道德風險的,他建議通過放寬還款期限等方式以減輕償債壓力。
責編:梒青;網編:伍檫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