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连斯基称准备好与习会面 评论:中国不愿见俄倒下
2023-03-30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接受美联社专访表示,已邀请中国领导人习近平访问乌克兰,"已经准备好在这里(乌克兰)见到他(习近平)"。中国对此没有具体回应。分析指出,中国不愿见到俄罗斯倒下。俄乌除非有一方退让,否则短期看不出和谈的可能。
专栏 | 军事无禁区:建立新型大国关系-习近平访俄战略意图
2023-03-30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3月20日至22日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纽约时报》报导称,习近平访俄是以"和平"之名介入俄乌战争。这是一方面,在成功主办沙乌地阿拉伯与伊朗恢复外交关系北京会谈后,习近平的意图不仅于此,他想在大国关系中树立新的外交范例,为重建国际秩序扮演不可或缺的中国角色。
蔡英文出访 美中关系引爆点?(戴忠仁/明居正/胡平)| 亚洲很想聊
2023-03-31
台湾的总统蔡英文29号展开10天9夜的“民主伙伴共荣之旅“,行程包含台湾的友邦危地马拉和伯利兹。并且将过境美国的纽约和洛杉矶。其中的重点是回程时于里根图书馆与美国众院议长麦卡锡会面。而中国方面对此的反应将会如何?美中正在探索关系回稳,这会影响美中关系的发展吗?台湾大学政治系名誉教授明居正、北京之春荣誉主编 ...
加拿大国安人员:加拿大受中国渗透超过三十年
2023-04-03
中国渗透干预加拿大内部事务的情况由来已久。加拿大前安全情报局两名官员到国会作证,指称三十年前就有中国渗透,渥太华却从不处理相关问题。他们表示,尽管俄罗斯和印度等国也干预加拿大,但中国是对加拿大整体社会全方位的渗透,伤害性非常大。
旅美作家刘大任(下):中国人的身份认同不能随便改|观点
2023-04-04
旅美台湾作家#刘大任表示,台湾的发展也好大陆的发展也好,这几十年来至少证明了一件事:两岸要用台独的口号或理想把它截断,几乎不可能。和作家#张爱玲曾是同事的刘大任说,他不否认张爱玲的写作才华,但张缺少了文学大家的胸怀和历史担当的勇气。
四川石渠三名僧人仍被关押 其余上百人获释
2021-09-30
继四川省石渠县上百名藏人因供奉达赖喇嘛画像遭当局拘捕后,目前仍有三名僧人在押,其余藏人则在本月被陆续释放。而当地的所谓“爱国教育”则仍在进行。
美国加州民运人士社交软件遭盗号和威胁
2022-11-02
曾参与北京新公民运动、现居加州湾区的李刚近日发现,自己的社交软件"电报"(Telegram)账号被人盗走。在这之后,有人使用李刚被盗走的账号冒充李刚,对更多来自中国、现居加州湾区的异议人士进行盗号和威胁。
顶尖科学家颜宁去而复返 中国"海归潮"再起?
2022-11-02
结构生物学家颜宁近日宣布将辞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职,回国出任深圳医学科学院创始院长。这一消息和她2017年离开清华大学一样,再次引起舆论的广泛关注。有生物科学领域的专家认为,颜宁回国主要出于事业的选择,但未必会对其他海外的科学家有示范效应。
二十大后"习式外交" 东盟国家成"优先位置"
2022-11-02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顺利连任后,也开启他的外交工作。东盟国家被摆在"习式外交"的优先位置,除了越南总书记访问北京,国务院副总理韩正也出访新加坡,习近平也可能在十一月中访问印度尼西亚与泰国。东盟国家为何成了"习式外交"的重点区域?
言语恐吓、肢体暴力 中国战狼满世界"斗争"
2022-11-02
中共二十大刚结束不久,中国的“战狼外交”即有愈演愈烈之势。最新传出中国驻美使馆人员公开胁迫训斥美国国会议员的助理。除了言语暴力,参与中国驻曼彻斯特总领事馆殴打港人事件的一名中国外交官身份也曝光,他早在两年前就曾在斐济殴打过台湾的官员。
生于疫情 死于清零?兰州三岁男童因防疫延误就医丧命
2022-11-02
甘肃省兰州市一名三岁男童11月1日疑似因煤气中毒昏迷后,却可能因中国"清零"的防疫政策导致延迟就医,不幸身亡。这起事件又一次引发中国民愤,批评各地的过度防疫不断制造致命悲剧。男童的父亲更控诉封控检查点的不作为,间接杀害了他的孩子。
中国清零了无止境 "十大"政治防疫乱象
2022-11-02
2020年,疫情的突然爆发使全世界措手不及,最初医疗资源不足、物资短缺成为共同的难题。今年是新冠病毒肆虐全球的第三年,中国在防疫政策上仍与世界背道而驰。本台梳理了动态清零政策下的十大封控乱象。
专栏 | 夜话中南海:外部舆论捧杀导致胡春华被习近平清理出局
2022-11-04
因团中央第一书记职务背景而在同级官僚中具备的“年龄优势”一直使胡春华被党内诟病。而外界舆论一直以来对胡春华的“好评”特别是对他成为党内对习近平之制约力量的期待,更导致了习近平对胡春华在妒恨之余更多加了几分警惕,所以才令其出局以绝后患。
英国调查中国秘密“警察局”严防跨国镇压
2022-11-02
综合国际媒体2日报导,中国在英国设置3个未经申报的“警察局”,英国警方正就此展开调查,伦敦当局也将采取行动防范北京借此行“跨国镇压”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