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外交部:以色列駐華使館工作人員遭攻擊
2023-10-13
路透北京13日報道,以色列外交部在一份聲明中稱,以色列駐北京大使館的一名工作人員週五遭到攻擊。聲明稱,該名男子情況穩定,正在醫院接受治療。這起攻擊事件並非發生在使館內,該使館距離美國使館僅差一個使館,而且該地區還有許多其他使館和大量警察駐守。針對這次襲擊的調查正在進行中。
外媒:中國擬禁券商吸納離岸交易新客戶 打斷中港股市連日升勢
2023-10-13
中國政府動用近5億人民幣的救市行動,僅增持四大國有銀行,卻已被央媒形容爲穩預期、強信心,能帶動投資者信心和增加投資。但外媒一則有關中國政府擬要求券商禁止爲中國的客戶開戶進行離岸交易的消息,已打斷中港股市連日的升勢 。
專欄 | 周嘉有話說:文明與野蠻
2023-10-13
最近,也就是10月7號以後,全世界最關注的一個話題就是以色列遭到巴勒斯坦激進組織哈馬斯的突然襲擊。就在10月7號星期六那一天,以色列在毫無預警,毫無防備的情況下,遭到哈馬斯的恐怖襲擊。爲什麼說這是一場恐怖襲擊呢?
專欄 | 勞工通訊:廣東中山市永明電子廠因搬廠補償持續發生勞資衝突 (十二)
2023-10-13
今年4月到8月間,位於廣東中山南區街道的永明電子廠,工人與廠方就搬廠補償安排持續發生拉鋸式衝突。期間,工人曾集體罷工衝出廠外,找人社、稅務部門、維穩辦求助。有工人發出集體上街的視頻,說公司的方案“一個都不適合我!”在另一個視頻裏,穿着工裝的女工們集體離開車間湧出廠大門。拍視頻的工人邊拍邊說:造反了,造反了!視頻字幕上寫...
《亞太報道》2023年10月13日音頻
2023-10-13
此次節目的主要內容: 1. 北京四通橋事件一週年,"不做奴才做公民"再成熱點; 2. 四川成都一中學內學生死亡,家長譴責校方封鎖消息; 3. 哈以衝突升級,中方態度模糊原因何在? 4. 水泥漲價、行業裁員,中國房企爆雷引發連鎖反應; 5. ...
被港府判"煽動罪"的中國女生刑滿後被"送中" 恐遭持續監控
2023-10-13
原本計劃今年六四在香港展示"國殤之柱"巨型橫幅的中國女學生曾雨璇早前被港府以"煽動罪"判囚六個月。香港保安局確認她已刑滿獲釋,並被遣送離境。據本臺瞭解,曾雨璇已被"送中",返抵中國大陸。人權關注者擔心,曾雨璇和家人在中國或將被持續監控,她也可能無法再到香港完成學業。
成都一初中生用紅領巾上吊 家長指校方封鎖消息
2023-10-13
10月10日,四川成都一中學校園內發生一起學生身亡事件。該學生家長指校方明知孩子輕生,卻說孩子失蹤,試圖隱瞞。家長翻看學校監控探頭,發現孩子用紅領巾自縊身亡。成都高新區聯合調查組已對此案作出通報。
涉嫌電詐 中國向緬甸特區兩名高級官員發出逮捕令
2023-10-13
據本臺緬甸語組報道,中國浙江省漢州市和雲南省昆明市的警方於週三(10月11日)向緬甸東部佤邦兩名高級官員發出了逮捕令,他們是陳彥班(佤邦的建設部長和前統一佤邦國軍旅領袖)和肖彥全(佤邦孟寧縣市長),理由是他們協助策劃了由人口販賣受害者組成的電信詐騙團伙。
臺灣大選觀察: 綠營領先 藍白能合拚勝選嗎?
2023-10-13
臺灣的總統選舉只剩不到一百天。目前,各項民調都是由民進黨參選人賴清德獨佔鰲頭,而代表"藍營"的國民黨參選人侯友宜及"白色力量"民衆黨參選人柯文哲則互有領先。民調顯示,"藍白合"有機會大於綠,雙方也都表達希望整合纔有可能贏得選舉。但是,兩方該如何整合成爲臺灣政壇的熱門話題。
"四通橋事件"一週年 彭立發獲美議員提名諾獎
2023-10-13
今年的10月13日(週五)是北京四通橋"倒習抗議事件"一週年。不過時至今日,中國當局對當時隻身抗議的"孤勇者"彭立發都一直諱莫如深。美國國會重量級議員加拉格爾當天特別提名彭立發爲諾貝爾和平獎候選人,這也再次引發外界對彭立發和其家人境況的關注。
彭博社:美國對中國進口依賴並未顯著降低
2023-10-13
據彭博社報道,諮詢機構佳富龍洲(Gavekal Dragonomics)最新的一份報告顯示,美國對中國的進口依賴下降程度低於官方數據顯示的水平。
“我沒被抓” - 楊國強、劉強東澄清傳言
2023-10-13
恆大集團主席許家印被抓的消息傳出後,引發中國企業界的恐慌。近日,同爲房企巨頭的碧桂園創始人楊國強和網絡電商京東創始人劉強東均傳被抓,這兩家企業也很快出來闢謠。
戰爭前線的中以關係學者:“中國的沉默是道德敗壞”
2023-10-13
巴勒斯坦恐怖組織哈馬斯突襲以色列後,雙方的交戰已將近一週,死傷慘重。在過去幾天,中國官方並未站在國際主流輿論的一方譴責哈馬斯。那麼,中國的模糊態度是基於什麼樣的考量呢?
歐盟警告:公衆反感與中國的貿易逆差
2023-10-13
據路透社報道,歐盟外交事務高級代表何塞普·博雷爾(Josep Borrell)週五(10月12日)在北京發出警告,如果歐洲地區與中國的貿易逆差不減少,歐洲的公衆情緒可能變得更保護主義。他呼籲改善歐洲公司出口中國或在中國投資的機會,否則,歐洲政治領導人可能會面臨選民要求脫離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壓力。
中國強制遣返朝鮮難民 韓國抗議
2023-10-13
國際人權組織披露,有多達數百名逃離朝鮮的民衆遭到中國政府強制遣返。對此,韓國政府本週五向中方提出抗議。
美國會提名彭立發諾貝爾和平獎:他就像喬布斯和甘地
2023-10-13
美國國會衆議院“中國事務特別委員會”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 Select Committee on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週五(10月13日)在其社媒X平臺的官方賬號上公佈,委員會主席衆議員加拉格爾(Rep. Mike ...
美國會:美國必須同時嚇阻中國和俄羅斯兩個覈對手
2023-10-13
美國國會跨黨派的“戰略態勢委員會”(Strategic Posture Commission)週四(10月12日)發佈報告稱,美國必須同時嚇阻中國和俄羅斯兩個覈對手。
專欄 | 財經時時聽:美國爲何無限期豁免三星、海力士對華出口?
2023-10-13
近日半導體行業傳出大消息—美國同意三星電子和SK海力士向其位於中國的工廠提供設備,無需其他許可。換句話說,這兩家韓國企業可以向其中國工廠供應含美國技術的半導體設備。耐人尋味的是美國未來幾天可能推出更新版出口措施,即在去年的芯片法案的基礎上進一步限制中國獲得先進製成半導體和芯片製造工具。兩件事呈現矛盾態勢。那麼,美國對中...